[发明专利]拜耳法氧化铝生产中防止种分周期性细化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84147.2 | 申请日: | 2019-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277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9 |
发明(设计)人: | 马科友;王红伟;张晓杰;徐素鹏;苏小莉;李晓乐;杨继朋;秦凤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C01F7/144 | 分类号: | C01F7/1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66 | 代理人: | 朱亚琦;朱永飞 |
地址: | 459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拜耳法 氧化铝 生产 防止 周期性 细化 装置 | ||
1.拜耳法氧化铝生产中防止种分周期性细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种分单元;精液出料口与首端的所述种分单元的进料总管(1)流体导通,尾端的所述种分单元的出料总管(2)与母液池的进料口流体导通,中间的所述种分单元的进料总管(1)与上游的所述种分单元的出料总管(2)流体导通,中间的所述种分单元的出料总管(2)与下游的所述种分单元的进料总管(1)流体导通;所述种分单元包括种分罐、进料管路、出料管路(14)和检修备用管路(15);所述进料管路的出料口与所述种分罐的进料口流体导通,所述种分罐的出料口与所述出料管路(14)的进料口流体导通,所述检修备用管路(15)的进料口与所述进料管路流体导通,所述检修备用管路(15)的出料口与所述出料管路流体导通;所述种分罐包括位于上部的一次成核种分室(3)、位于下部的二次成核种分室(5)以及位于所述一次成核种分室(3)和所述二次成核种分室(5)之间的均流缓冲室(4);所述一次成核种分室(3)与所述均流缓冲室(4)之间由上及下依次设有过滤网(6)和多孔板(7);所述均流缓冲室(4)和所述二次成核种分室(5)之间设有缓流板(8);所述缓流板(8)上安装有导流管(9),所述导流管(9)的一端与所述均流缓冲室(4)流体导通、另一端从缓流板(8)延伸到所述二次成核种分室(5)内;所述种分罐的进料口与所述一次成核种分室(3)流体导通,所述种分罐的出料口与所述二次成核种分室(5)流体导通;
所述出料管路(14)一端位于所述二次成核种分室(5)内,所述出料管路(14)的另外一端由下及上依次穿过所述缓流板(8)、所述多孔板(7)、所述过滤网(6)和所述一次成核种分室(3)伸出到所述种分罐外,并通过水泵(10)与第二三通阀(16)的第二口流体导通;
所述进料管路包括射流组件(13)和底部进料管路(12),所述底部进料管路(12)通过所述射流组件(13)与所述一次成核种分室(3)的底部流体导通,所述射流组件(13)固定安装在所述一次成核种分室(3)的底部;
所述射流组件(13)包括环形外层射流管(17)、环形内层射流管(19)和直线射流导通管(20),所述环形内层射流管(19)的直径D1小于所述环形外层射流管(17)的直径D2,所述环形内层射流管(19)与所述环形外层射流管(17)之间通过所述直线射流导通管(20)流体导通;所述环形外层射流管(17)朝向所述一次成核种分室(3)轴向中心的一侧管壁上沿所述环形外层射流管(17)的圆周方向开设有水平射流通道(22)和斜向上射流通道(23);所述环形内层射流管(19)的两侧管壁上沿所述环形内层射流管(19)的圆周方向分别开设有水平射流通道(22)和斜向上射流通道(23);沿所述一次成核种分室(3)的轴向:所述水平射流通道(22)与所述过滤网(6)的垂直距离为0.5-3cm;所述斜向上射流通道(23)的出料方向B与水平面的夹角A为30-60°,所述水平射流通道(22)的出料方向C与水平面平行;所述水平射流通道(22)和所述斜向上射流通道(23)为相间射流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拜耳法氧化铝生产中防止种分周期性细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总管(1)与第一三通阀(11)的第一口流体导通,所述第一三通阀(11)的第二口与所述底部进料管路(12)的进料口流体导通,所述第一三通阀(11)的第三口与所述检修备用管路(15)的进料口流体导通,所述检修备用管路(15)的出料口与第二三通阀(16)的第一口流体导通,所述出料管路(14)的出料口与第二三通阀(16)的第二口流体导通,所述第二三通阀(16)的第三口与所述出料总管(2)的进料口流体导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拜耳法氧化铝生产中防止种分周期性细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内层射流管(19)为两个以上,相邻两个所述环形内层射流管(19)之间通过所述直线射流导通管(20)流体导通;所述环形外层射流管(17)与所述环形内层射流管(19)之间的径向间距以及相邻所述环形内层射流管(19)之间的径向间距均为50cm-15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济源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8414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