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性再生PC/ABS合金回收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583596.5 | 申请日: | 2019-06-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431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 发明(设计)人: | 杨桂生;王华;宋伟华;梁娜;邵灵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杰事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L69/00 | 分类号: | C08L69/00;C08L55/02;C08L35/06;C08K13/02;C08K3/36;C08K5/5425;C08K5/134;C08K5/098;C08K5/526;C08K5/38;C08K5/103 |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汪贵艳 |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性 再生 pc abs 合金 回收 料及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改性再生PC/ABS合金回收料,其是由以下组分按重量份制成:PC/ABS合金回收料40‑75份、复配耐热剂10‑30份、增韧剂10‑25份、抗氧剂0.2‑0.5份、润滑剂0.1‑0.5份;其中复配耐热剂为纳米二氧化硅掺杂三元共聚物,所述三元共聚物为苯乙烯‑N‑苯基马来酰亚胺‑马来酸酐三元共聚物。本发明利用纳米二氧化硅掺杂耐热剂,提高PC/ABS合金回收料的耐热性和刚韧性,从而对回收家电类PC/ABS合金回收料进行再生而循环运用,可以降低成本,减少废旧塑料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性再生PC/ABS合金回收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家用电器的高光外壳,如电视机外框、电脑外壳、电表壳体、仪表壳体等,基本上是由PC+ABS合金注塑而成,该类材料既具有PC树脂的优良耐热性、尺寸稳定性和耐冲击性能,又具有ABS树脂优良的易于加工特性。
随着新旧电器产品更新换代,通讯器材、家用电器、汽车、电脑及外设部件等领域的废旧塑料产品的报废。再生料PC/ABS合金回用任务繁重。然而由于所用ABS是非结晶性材料,其是由丙烯腈、丁二烯和苯乙烯三种化学单体合成。而PC材料的缺口敏感性强。因此PC/ABS合金回收料的机械性能及耐热性降低较多,不能直接注塑回用。所以需要对PC/ABS合金回收料进行再改性,使其性能得到改善,能继续投入市场再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性再生PC/ABS合金回收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改性再生PC/ABS合金回收料,其是由以下组分按重量份制成:PC/ABS合金回收料40-75份、复配耐热剂10-30份、增韧剂10-25份、抗氧剂0.2-0.5份、润滑剂0.1-0.5份;其中复配耐热剂为纳米二氧化硅掺杂三元共聚物,所述三元共聚物为苯乙烯-N-苯基马来酰亚胺-马来酸酐三元共聚物。
进一步方案,所述的PC/ABS合金回收料是经清洗、风干后破碎成粒径小于10mm的破碎料,然后将破碎料于100-120℃循环烘干2-8h,使其含水率低于0.25wt%。
所述的增韧剂为高胶粉ABS,其中高胶粉ABS中橡胶的质量分数为50-70%。
所述的复配耐热剂的制备方法如下:将苯乙烯-N-苯基马来酰亚胺-马来酸酐三元共聚物和硅烷偶联剂于80-90℃高混机中预混1-3min;然后加入纳米二氧化硅继续共混1-3min,得复配耐热剂。
所述纳米二氧化硅、苯乙烯-N-苯基马来酰亚胺-马来酸酐三元共聚物、硅烷偶联剂的质量比为1:(3-6):0.3。
所述抗氧剂为抗氧剂1076、抗氧剂DSTDP、抗氧剂168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润滑剂为硅烷聚合物、液体石蜡、固体石蜡、脂肪酸盐、脂肪酸酰胺、硬脂酸酸钙、硬脂酸锌、硬脂酸酰胺、甲撑双硬脂酸酰胺和N,N-乙撑双硬脂酸酰胺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的另一个发明目的是提供上述一种改性再生PC/ABS合金回收料的制备方法,按重量份,将PC/ABS合金回收料、复配耐热剂、增韧剂、抗氧剂与润滑剂一起加入高混机中混合均匀;然后将混合均匀的物料经挤出机熔融挤出后造粒,即可制备改性再生PC/ABS合金回收料。
进一步方案,所述挤出机从下料口到模口的温度为200~260℃;挤出机的转速为180~400rpm;真空度为-0.07~-0.03MPa。
本发明中PC/ABS合金回收料为电视机外框、电脑外壳、电表壳体、仪表壳体、传真机壳体、复印机壳体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杰事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合肥杰事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835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