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线缆屏蔽壳组装机构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583446.4 | 申请日: | 2019-07-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712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 发明(设计)人: | 李梦雄;毛志远;王丽国;李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瀚川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P19/02 | 分类号: | B23P19/02;B23P19/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12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线缆 屏蔽 组装 机构 | ||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线缆屏蔽壳组装机构,包括机架、支撑板、第一驱动装置、上料板、错位板、第二驱动装置、第一固定板、第三驱动装置、第二固定板、第四驱动装置、取料夹爪、连接板、第五驱动装置、固定夹爪、压刀安装板、第六驱动装置、第三固定板、第七驱动装置、第八驱动装置、第一上料盘、第二上料盘、上料轨道板、压刀,本发明的线缆屏蔽壳组装机构可自动完成线缆的屏蔽壳组装动作,无需人工操作降低了人工成本,省时省力,并且屏蔽壳组装美观,产品合格率大大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缆生产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缆屏蔽壳组装机构。
背景技术
在线缆生产加工过程中,最后需要在线缆端部安装一个屏蔽壳,在传统的加工过程中,线缆的屏蔽壳组装都是人工操作,通过工人手动将线缆穿过屏蔽壳后用压刀将屏蔽壳压在线缆上,这种安装过程费时费力,不但人工成本高,并且人工操作误差大,导致线缆压接屏蔽壳处不美观,产品合格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线缆屏蔽壳组装机构,该机构可自动完成线缆的屏蔽壳组装动作,无需人工操作降低了人工成本,省时省力,并且屏蔽壳组装美观,产品合格率大大提高。
本发明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线缆屏蔽壳组装机构,包括机架、支撑板、第一驱动装置、上料板、错位板、第二驱动装置、第一固定板、第三驱动装置、第二固定板、第四驱动装置、取料夹爪、连接板、第五驱动装置、固定夹爪、压刀安装板、第六驱动装置、第三固定板、第七驱动装置、第八驱动装置、第一上料盘、第二上料盘、上料轨道板、压刀,所述支撑板固定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固定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连接,所述第三驱动装置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板上,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第三驱动装置连接,所述第四驱动装置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板上,所述取料夹爪与所述第四驱动装置连接,这样,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可驱动所述取料夹爪进行水平运动,所述第三驱动装置可驱动所述取料夹爪进行上下运动,所述第四驱动装置可驱动所述取料夹爪进行张合动作,所述连接板固定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第五驱动装置固定于所述连接板上,所述固定夹爪与所述第五驱动装置连接,这样,所述第五驱动装置可驱动所述固定夹爪进行夹取动作,所述上料板固定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错位板与所述上料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七驱动装置固定于所述上料板上,所述错位板与所述第七驱动装置连接,这样,所述第七驱动装置可驱动所述错位板水平运动,所述第一上料盘置于所述错位板上并与所述第八驱动装置连接,所述第二上料盘置于所述错位板上并与所述第八驱动装置连接,这样所述第八驱动装置可驱动所述第一上料盘和所述第二上料盘进行旋转动作,所述上料轨道板固定于所述上料板上,所述第三固定板与所述机架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固定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第三固定板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连接,这样,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可驱动所述第三固定板在所述机架上进行水平运动,所述压刀安装板固定于所述第三固定板上,所述第六驱动装置固定于所述压刀安装板上,所述压刀置于所述压刀安装板上并与所述第六驱动装置连接,这样所述第六驱动装置可驱动所述压刀进行压接工作。
具体的,所述一种线缆屏蔽壳组装机构的所述第一上料盘上开有第一取料口,所述第二上料盘上开有第二取料口,所述上料轨道板上开有第一入料口、第二入料口和夹爪口。
具体的,所述一种线缆屏蔽壳组装机构,还包括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第三传感器、第四传感器、感应片,所述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第三传感器和第四传感器均固定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感应片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这样,当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一固定板水平运动时,所述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第三传感器和第四传感器会感应到所述感应片,从而确定取料夹爪的移动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瀚川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瀚川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8344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方块形电极低温等离子体协同木纤维尾气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负压引流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