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纯高提取率的新型茶皂素提取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581927.1 | 申请日: | 2019-06-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257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 发明(设计)人: | 刘海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海秀 |
| 主分类号: | C07J63/00 | 分类号: | C07J63/00;C07H15/256;C07H1/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256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纯 提取 新型 皂素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纯高提取率的新型茶皂素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油茶籽粕烘干粉碎,然后混合研磨助剂后进行固态研磨;(2)取步骤1)所得混合物,加水搅拌提取过滤得滤液;(3)加酸后得结晶状茶皂素粗品;(4)将含水乙醇‑丙酮复合溶剂加入茶皂素粗品,搅拌;(5)在所得混合物中加入甾醇类络合剂,进行络合处理;(6)将上述混合物进行解络分离处理,得到高纯度茶皂素。(7)对溶剂进行分离与回收,过滤或离心分离浸提液,同时减压蒸发回收浸提液中的有机溶剂,得到茶皂素水溶液;然后除水得茶皂素混合物;(8)将步骤(7)中茶皂素溶液经脱色和喷雾干燥后,得高纯度茶皂素。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有机溶剂提取法茶皂素提取率低的缺点,且提供的提取方法得到的茶皂素纯度高达98%以上,且工序简便、成本低廉,且能够高效提纯,适合大规模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化学技术中的茶皂素提取领域,公开了一种利用生物技术提取茶皂素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高纯高提取率的新型茶皂素提取方法。
背景技术
茶皂素又名茶皂甙,是一种五环三帖类物质,具有亲水性的糖体和疏水性的皂苷元,是一种性能良好的天然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具有乳化、分散、湿润、发泡等表面活性作用以及抗渗、 消炎、镇痛等药理功能,并且还可以灭菌杀虫、强力去污,因而可广泛应用于轻工、化工、农药、饲料、养殖、纺织等领域。茶皂素水溶性好,泡沫丰富,去污力强,是洗涤用品工业、乳化剂工业的极佳选料,其是一类醣甙化合物,顾名思义,主要由茶树种提取而出,而我国茶资源十分丰富,其中油茶林面积约5500万亩,生产原料易得,故而成本低廉,且初步处理所得的茶籽粕中含有大量茶皂素及其他有用物质,拥有丰厚的潜在附加值,但是,由于受限于当下的茶皂素提取技术,茶籽粕还只开发和利用很小一部分,如果能进一步解决技术问题,则后续开发利用前景广阔。
目前,茶皂素的提取方法主要有水浸法、有机溶剂提取法、吸附提取法、有机溶剂与水组合浸法四大类。水浸法主要为含有无机酸的水作溶剂提取茶皂素,提取后多用铝盐等沉淀、凝絮、澄清剂处理浸 提液使之澄清去除主要杂质。有机溶剂提取法,多用含水甲醇、含水乙醇、含水丙醇等浸提原料,利用茶皂素和杂质在不同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异,从原料中提取高纯度茶皂素。吸附提取法则是多用吸附剂吸附溶液中的茶皂素,分离杂质进行纯化。组合法则用水作介质在浸提阶段,使用有机溶剂进行纯化,并且采用中性水作介质。但是,上述方法各自存在技术难题,水浸法中茶籽粕原料杂质较多,过滤困难;有机溶剂提取法浸提次数多、工序时间长、时间成本高;吸附法和组合法也是利用茶皂素与蛋白质等杂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异,提取率低成本高性价比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高纯高提取率的新型茶皂素提取方法,该方法得到的茶皂素纯度和提取率都较过往传统提取方法而言更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高纯高提取率的新型茶皂素,具体分为以下步骤。
(1)将油茶籽粕烘干粉碎,然后混合研磨助剂后进行固态研磨;
(2)取步骤(1)所得混合物,加水搅拌提取过滤得滤液;
(3)往步骤(2)所得滤液中加酸后得结晶状茶皂素粗品;
(4)将含水乙醇-丙酮复合溶剂加入茶皂素粗品,搅拌;
(5)在所得混合物中加入甾醇类络合剂,进行络合处理;
(6)将步骤(5)混合物进行解络分离处理,得到高纯度茶皂素;
(7)对溶剂进行分离与回收,过滤或离心分离浸提液,同时减压蒸发回收浸提液中的有机溶剂,得到茶皂素水溶液;然后除水得茶皂素混合物;
(8)将步骤(7)中茶皂素溶液经脱色和喷雾干燥后,得高纯度茶皂素;
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案在于,直接以油茶籽为原料提取茶皂素,油茶籽烘干温度为80度;
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案在于,研磨助剂与油菜籽粕的配比为1:50,研磨时间4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海秀,未经刘海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819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