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熔池轮廓检测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581281.7 | 申请日: | 2019-06-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637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 发明(设计)人: | 韩静;赵壮;张楚昊;柏连发;张毅;王一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T7/12 | 分类号: | G06T7/12;G06N3/04;G06N3/08;G06T7/13;G06T7/155 |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封睿 |
| 地址: | 21009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深度 神经网络 熔池 轮廓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熔池轮廓检测方法,采集焊接时的熔池图像,裁去冗余背景,得到原始熔池图像集;制作分割标记样本,与原始熔池图像集构成熔池图片标记数据集;利用生成对抗网络DCGAN进行训练,生成与原始熔池图像相似的图像,与熔池图片标记数据集构成扩充的熔池图片标记数据集;进行色彩学和形态学上的数据增广,放入语义分割网络中进行训练,提取熔池轮廓。本发明在节省人力与时间的同时,使网络模型具备了更好的泛化能力,并且更好地提升了对熔池弱边缘区域的分割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机器视觉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熔池轮廓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自动焊接极大的解放了人工,在智能生产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利用计算机视觉提取、分析熔池轮廓,有利于实时检测与控制自动焊接过程,保证焊接产品的质量。传统方法采用Canny算子、CV活动轮廓等进行边缘检测,然而,现实情况中熔池图像受到焊接工艺与材料的影响,容易出现灰度分布不均且被弧光干扰的情况,此时传统方法难以提取出准确且完整封闭的熔池轮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熔池轮廓检测方法。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熔池轮廓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建立熔池视觉传感系统,采集焊接时的熔池图像,裁去冗余背景,得到原始熔池图像集;
步骤2、基于步骤1得到的熔池图像制作其对应的分割标记样本,与原始熔池图像集构成熔池图片标记数据集;
步骤3、基于步骤2得到的熔池图片标记数据集,利用生成对抗网络DCGAN进行训练,生成与原始熔池图像相似的图像,与熔池图片标记数据集构成扩充的熔池图片标记数据集;
步骤4、对扩充的熔池图像标记数据集进行色彩学和形态学上的数据增广,放入语义分割网络中进行训练;
步骤5、利用步骤4中所述训练得到的语义网络网络模型提取熔池轮廓。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为:1)利用生成对抗网络生成相似图像与随机数控制数据增广强度的方法,在数据集体量不足够达到分割任务精度的情况下,在节省人力与时间的同时,使网络模型具备了更好的泛化能力;2)将残差网络的不同尺度的特征进行融合,更好地提升了对熔池弱边缘区域的分割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建立的熔池视觉传感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窗口裁切后的熔池图像。
图3为本发明熔池图像及对应的标记样本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DCGAN训练过程中的生成图像,其中(a)为epoch=10的生成图像,(b)为epoch=120的生成图像,(c)epoch=300的生成图像。
图5为本发明分割筛选后的生成图像。
图6为本发明生成图像及原图对应的标记样本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Res-Seg网络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数据增广的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方法流程图
图10本发明测试结果的示意图,其中(a)为Canny的测试结果,(b)为CV的测试结果,(c)为ENet的测试结果,(d)为ResNet50的测试结果,(e)为本发明算法的测试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方案。
一种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熔池轮廓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812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