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解决薄型硫化零件除边定位不准确问题的硫化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80761.1 | 申请日: | 2019-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156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郭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利康欣久高新技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5/02 | 分类号: | B29C35/02;B29C33/30;B29C33/44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贾楠楠 |
地址: | 266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具 组合模具 组合壳 卡接 底板 硫化模具 模具拼合 硫化 薄型 侧板 对称 成型产品 对称安装 准确问题 毛边 贴合 注料 成型 组装 观察 统一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解决薄型硫化零件除边定位不准确问题的硫化模具,包括组合模具和外组合壳,所述组合模具设置在外组合壳的内部,所述组合模具包括第三模板和第一模具,所述第一模具设置在注料轴的上方,所述第一模具的两侧对称卡接有第二模具,所述第三模板的两侧对称卡接有第四模具,两个所述第四模具的上方均卡接有第五模具,所述外组合壳包括底板和一对侧板,两个所述侧板对称安装在底板的两端。本发明使用第一模具、第二模具、第三模具、第四模具和第五模具拼合组装的方式来成型产品,两两模具拼合的位置可以与产品本身的轮廓进行贴合,尽可能的整体上观察成型的产品为统一的结构,同时也能避免毛边的产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硫化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解决薄型硫化零件除边定位不准确问题的硫化模具。
背景技术
硫化又称交联、熟化,在橡胶中加入硫化剂和促进剂等交联助剂,在一定的温度、压力条件下,使线型大分子转变为三维网状结构的过程,在生橡胶中加硫磺、炭黑等,经高压加热,使变成硫化橡胶,这个过程叫硫化,但要实现理想的硫化过程,除选择最佳硫化条件外,配合剂的选择,特别是促进剂的选用具有决定意义。
普通模压与注压最明显的区别在于前者胶料是以冷的状态充入模腔的,而后者则是将胶料加热混合,并在接近硫化温度下注入模腔,一般通过硫化模具生产的都是用硫化模加工成多个零件通过飞边连接在一起的胶片,然后通过零件自身外形进行定位,用飞边模具冲切成单个零件,由于产品零件外形小的同时还存在细节,导致定位不可靠,则在注压的时候容易由于上下相互之间偏移,使得产品形状不标准,对产品后期的冲切造成影响,且硫化成型的产品容易出现毛边的问题,在脱模的过程中,成型的产品也容易粘粘在模具的内壁上无法脱离,不正常的操作都会影响产品的外形,会给后期的处理造成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如:使用传统的硫化模具成型的产品,而提出的一种解决薄型硫化零件除边定位不准确问题的硫化模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解决薄型硫化零件除边定位不准确问题的硫化模具,包括组合模具和外组合壳,所述组合模具设置在外组合壳的内部,所述组合模具包括第三模板和第一模具,所述第一模具设置在注料轴的上方,所述第一模具的两侧对称卡接有第二模具,所述第三模板的两侧对称卡接有第四模具,两个所述第四模具的上方均卡接有第五模具,所述外组合壳包括底板和一对侧板,两个所述侧板对称安装在底板的两端,所述底板上插设有一对顶轴,两个所述顶轴与第五模具和第三模板相抵,所述第一模具上插设有注料轴,所述注料轴内开设有注料腔,所述底板上对称安装有第一定位机构,所述侧板上安装有多个第二定位机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定位机构包括第一斜轴,所述底板上开设有与第一斜轴对应的第二活动槽,两个所述第一斜轴分别穿过两个第二活动槽且均卡接在第四模具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第二定位机构包括第二斜轴,所述第二斜轴穿过侧板,多个所述第二斜轴的一端插设在第二模具、第五模具或者第四模具上。
优选的,所述第四模具与第三模板之间设置有顶轴,所述底板上开设有与顶轴对应的第一活动槽,所述顶轴穿过第一活动槽,所述第一活动槽的上端固定设置有顶块,所述顶块设置在第五模具与第三模板的连接处。
优选的,所述底板与第三模板之间螺纹插设有一对第一螺纹套,所述第一螺纹套内螺纹插设有第一螺纹轴,所述第一螺纹轴的上端螺纹插设在第三模板上。
优选的,所述侧板与底板之间设置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第二螺纹轴和第二螺纹套,所述第二螺纹套螺纹插设在底板上,所述第二螺纹轴螺纹穿过第二螺纹套和侧板,所述第二螺纹轴一端固定连接有内连接轴,所述第二螺纹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外连接轴,所述内连接轴设置在外连接轴内。
优选的,所述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连接处设有拐点,所述第二模具与第五模具连接处也设有拐点,所述第五模具与第四模具的连接处也设有拐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利康欣久高新技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利康欣久高新技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807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聚酰亚胺膜层的固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