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载距离测量设备健康度评估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580702.4 | 申请日: | 2019-06-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125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 发明(设计)人: | 文佳;焦健;梁淏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电子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1S13/75 | 分类号: | G01S13/75;G01S13/76;G01S7/40 |
| 代理公司: | 成飞(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51121 | 代理人: | 郭纯武 |
| 地址: | 610036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机载 距离 测量 设备 健康 评估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机载距离测量设备健康度评估方法,旨在提供一种能够定量评估机载DME设备健康状态的方法。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机载DME设备将某一时刻工作频率、飞机与DME地面台之间的距离、接收信道AGC衰减量、发射信道发射功率等数据发送给飞机中央维护系统;飞机中央维护系统计算机载DME设备接收信道AGC的标准值,与设备采集的AGC实际值对比,得到接收信道增益的损耗,然后根据接收信道增益的设计值计算接收信道的健康度;接下来,中央维护系统利用采集的发射功率实际值与设计值对比来评估发射信道的健康度;最后利用机载DME设备接收信道、发射信道的健康度,综合评估机载DME设备整体的健康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载距离测量设备(DME,Distance measuring equipment)健康度评估方法,用于飞机中央维护系统或地面数据分析系统。
背景技术
预测与健康管理技术是利用传感器采集系统的各种数据信息,借助各种智能推理算法来监测系统自身的健康状态,在系统故障发生前对其故障进行预测,并结合各种可利用的资源信息提供一系列的维修保障措施以实现视情维修的一门技术。预测与健康管理技术是飞机维修保障的发展方向和趋势,而定量化的健康评估是机载电子设备健康管理的技术难点,也是实现机载电子设备视情维修的前提。
机载DME设备通过与塔台的实时通讯,实现了飞机的实时定位、实时测距、飞机航向确定、避开禁飞区等功能,是飞机重要的导航设备之一。目前对机载DME设备的测试诊断主要通过BIT(机内测试,Built In Test)和地面测试两种手段来实现,存在以下局限:
1)BIT方法通过实时监测设备内部主要的数字或射频电路工作状态来确定设备的健康状态,具备实时性和连续性好的优点。但BIT功能的实现需要在设备内部添加额外的嵌入式测试电路或软件,增加了设备体积、重量和功耗的开销,降低了设备的基本可靠性。受限于以上因素,BIT方法的测试精度和故障覆盖率很难达到很高的水平,只能给出设备“正常”或“故障”两种状态,无法准确反映设备健康状态的连续变化趋势。
2)地面测试方法作为BIT的补充,可以实现对机载DME设备功能和性能指标的检测,测试精度更高,故障覆盖率更全。但地面测试方法需要借助地面检测设备,测试过程相对复杂,频繁测试会加重飞机维护人员的负担,因此,地面测试工作的开展时机存在限制,测试时间间隔一般取决于飞机的定检周期,相对较长,无法实现对设备健康状态实时、连续的监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目前已有的BIT和地面测试方法在进行机载DME设备测试诊断时存在的局限性,提供一种能够定量化评估机载DME设备健康状态的健康度评估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机载距离测量设备健康度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机载距离测量设备DME利用应答式脉冲测距原理计算飞机与地面台之间的距离,并记录当前时刻机载DME设备的自动增益控制AGC值,将记录的飞机与DME地面台之间的距离、工作模式、工作频率、接收信道AGC值数据信息发送给飞机中央维护系统,作为定量化评估机载DME设备健康度的输入数据;飞机中央维护系统计算某一时刻机载DME设备接收信道的标准AGC值,并将该时刻接收信道AGC的实际值与计算得到的标准值进行对比,计算接收信道AGC实际值与标准值之间的偏差,得到接收信道增益的损耗值,并利用飞行记录数据统计分析得到机载DME设备接收信道正常状态下AGC偏差的均值,然后根据机载DME设备接收信道增益的设计值和损耗值来评估接收信道的健康度。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健康评估数据获取、接收信道增益损耗和发射信道发射功率损耗计算、健康度评估等三个步骤来实现机载DME设备健康度评估,可有效利用机载DME设备实时记录的各种数据信息,定量化评估机载DME设备的健康状态,解决了当前机上BIT系统无法定量化评估机载DME设备健康状态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电子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未经西南电子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807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