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拟态防御的云服务执行体动态重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80682.0 | 申请日: | 2019-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244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郭义伟;李浩;于天;冯志峰;鲍尚策;吕青松;宋延坡;魏亚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信大网御科技有限公司;珠海高凌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 |
代理公司: | 郑州德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8 | 代理人: | 张微微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拟态 防御 服务 执行 动态 方法 | ||
1.一种基于拟态防御的云服务执行体动态重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步骤1,搭建异构云服务执行体镜像资源池;
步骤2,调度管理模块根据云服务执行体调度触发机制构建预下线执行体信息队列;
步骤201,调度管理模块收集所有在线云服务执行体的属性类别和承载服务类型,对云服务执行体进行标记和编号,并构建一个执行体全生命周期管理数据库;
步骤202:为服务提供商配置云服务执行体调度触发机制;
步骤203,调度管理模块收集统计所有在线云服务执行体的状态信息和运行日志信息,按照对应编号写入该执行体全生命周期管理数据库;
步骤204,调度管理模块周期性检测并更新执行体全生命周期管理数据库,当某个在线云服务执行体满足云服务执行体调度触发机制时,将该云服务执行体的状态信息配置为预下线,生成预下线执行体信息,所述预下线执行体信息包括预下线类型,以及预下线的云服务执行体编号、镜像类型参数和承载服务类型,所述预下线类型包括执行体异常离线、在线工作时间超时和执行体故障率高;
步骤205,调度管理模块根据云服务执行体的预下线类型将预下线执行体信息插入到预下线执行体信息队列中;
步骤3,调度管理模块采用执行体下线与上线机制,实现新上线执行体和预下线执行体的无缝切换;
步骤301:调度管理模块按照预下线执行体信息队列的优先级顺序逐条向预下线执行体和动态轮换模块发送预下线执行体信息;
步骤302:动态轮换模块根据预下线执行体信息更新执行体镜像信息数据库中预下线执行体对应镜像类型的信息;
步骤303,动态轮换模块根据预下线执行体信息采用最优化动态轮换机制生成新上线执行体,更新执行体镜像信息数据库中新上线执行体对应镜像类型的创建频率信息,并将新上线执行体信息发送至调度管理模块;
步骤304,调度管理模块同步更新新上线执行体信息和预下线执行体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拟态防御的云服务执行体动态重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云服务执行体调度触发机制包括执行体异常离线触发机制、在线工作时间超时触发机制和执行体故障率高触发机制,
所述执行体异常离线触发机制是指:当在线云服务执行体异常离线时,调度管理模块发送预下线执行体信息;
所述执行体故障率高触发机制是指:当承载相同任务的不同在线云服务执行体出现不一致输出时,输出结果与最终裁决结果不一致的执行体故障次数累积一次,通过统计单位时间内执行体的失效次数,得到执行体故障率,当某一执行体故障率达到故障率阈值时,调度管理模块发送预下线执行体信息;
所述在线工作时间超时触发机制是指:当在线云服务执行体正常承载任务执行时长超过工作时长阈值时,调度管理模块发送预下线执行体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拟态防御的云服务执行体动态重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下线执行体信息队列包括异常离线队列、超时队列和失效队列;
对于预下线类型为异常离线的预下线执行体信息,按照消息到达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序构造异常离线队列;
对于预下线类型为故障率高的预下线执行体信息,按照故障率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构成失效队列,当故障率相同时,按照消息到达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
对于预下线类型为在线工作时间超时的预下线执行体信息,按照在线工作时长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构成超时队列,当在线工作时长相同时,按照消息到达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拟态防御的云服务执行体动态重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01中,预下线执行体信息队列的优先级顺序为异常离线队列失效队列超时队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信大网御科技有限公司;珠海高凌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信大网御科技有限公司;珠海高凌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8068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