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神经外科开颅手术的头皮撑开器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80617.8 | 申请日: | 2019-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156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3 |
发明(设计)人: | 王春晖;柳振涛;胡宏康;唐渊;蔡铮;卢成寅;李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春晖 |
主分类号: | A61B17/02 | 分类号: | A61B1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433 上海市杨浦区政通***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撑开臂 撑开柄 头皮 撑开器 撑开 神经外科开颅手术 右活动臂 左活动臂 球销结构 锁齿弹簧 锁齿结构 锁齿条 扳手 锁齿 暴露术野 近似圆形 手术效率 头皮组织 铰链销 全层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神经外科开颅手术的头皮撑开器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左撑开柄、右撑开柄、左撑开臂、右撑开臂、左活动臂、右活动臂、锁齿结构和撑开钩,左撑开柄和右撑开柄通过铰链销相连接,左撑开臂、右撑开臂分别与左活动臂、右活动臂通过球销结构相连接,所述锁齿结构包括锁齿条、锁齿扳手和锁齿弹簧片,锁齿条固定在左撑开柄上,锁齿扳手和锁齿弹簧片固定在右撑开柄上,所述撑开钩分别安装在所述左撑开臂、右撑开臂和左活动臂、右活动臂上。本发明还公开了该头皮撑开器的使用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一种用于神经外科开颅手术的头皮撑开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快捷。利用带有缺口的球销结构,能够撑开整个切口两侧全层头皮组织,在撑开切口的同时使切口呈近似圆形,最大程度的暴露术野,减少切口的长度,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神经外科开颅手术的头皮撑开器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撑开器是神经外科开颅手术特别是小骨窗开颅术、穿刺引流术等常用的一种手术器械,主要用于充分撑开头皮组织,彻底暴露颅骨,便于开颅手术操作。手术过程中通常行头皮直线型切口,全层切开头皮后利用撑开器将切口皮层全部撑起,充分显露颅骨,然后利用电钻进行钻孔开颅。但是临床上并没有专门的头皮撑开装置,通常扩大头皮切口后采用乳突撑开器来暴露颅骨,这种方法虽能充分暴露,但由于皮肤切口过大,使手术中止血及缝合时间增多,不利于手术操作。而且头皮由五个不同的层次依次排列组成,包括皮肤、皮下结缔组织、枕额肌和帽状腱膜、疏松结缔组织和颅骨骨膜。撑开器与颅骨接触时,由于颅骨表面呈弧形,撑开器头端固定的直线型设计不能完全贴合颅骨表面,难以在切口的起止点处全层撑开头皮,造成颅骨暴露不充分,影响开颅手术操作。因此临床上急需一种能够贴合颅骨表面、撑开头皮全层、最大程度暴露颅骨的头皮撑开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神经外科开颅手术的头皮撑开器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述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神经外科开颅手术的头皮撑开器,包括左撑开柄、右撑开柄、左撑开臂、右撑开臂、左活动臂、右活动臂、锁齿结构和撑开钩,所述左撑开柄和右撑开柄通过铰链销相连接,所述左撑开柄、右撑开柄分别与左撑开臂、右撑开臂连接,所述左撑开臂、右撑开臂分别与左活动臂、右活动臂通过球销结构相连接,所述锁齿结构包括锁齿条、锁齿扳手和锁齿弹簧片,所述锁齿条固定在左撑开柄上,所述锁齿扳手和锁齿弹簧片固定在右撑开柄上,所述撑开钩分别安装在所述左撑开臂、右撑开臂和左活动臂、右活动臂上。
进一步地,所述左撑开臂、右撑开臂上端为圆柱体结构,外侧固定有两个撑开钩,头端设置有球头座。
近一步地,所述球头座的一侧设置有缺口,所述球头座的大小与所述左活动臂、右活动臂的球头相适应。
近一步地,所述左活动臂、右活动臂上下端为圆柱体形结构,中间为圆台形结构,下端截面直径小于上端截面直径。
近一步地,所述左活动臂、右活动臂上端截面直径与所述左撑开臂、右撑开臂上端截面直径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左活动臂、右活动臂上端外侧固定有两个撑开钩,下端设置有球头,与所述球头座的大小相适应。
近一步地,所述球头的直径小于所述左活动臂、右活动臂上端截面直径。
近一步地,所述撑开钩为钝性钩。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神经外科开颅手术的头皮撑开器的其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定位直线切口,切开全层头皮,扳动锁齿扳手,打开撑开柄,闭合撑开臂和活动臂;
步骤2.将撑开臂和活动臂放置在切口处,以球销结构为中心向头皮方向转动活动臂,使撑开臂和活动臂贴合头皮弧形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春晖,未经王春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8061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