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知消息的查看方法及终端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579593.4 | 申请日: | 2019-06-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244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 发明(设计)人: | 施宇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M1/7243 | 分类号: | H04M1/7243;H04M1/72451 |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安利霞 |
| 地址: | 52386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通知 消息 查看 方法 终端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知消息的查看方法及终端,该方法包括:接收用户的第一输入;响应于所述第一输入,在预设区域中显示第一通知消息对应的第一应用的用户界面,所述第一应用的用户界面包括所述第一通知消息的消息内容;在检测到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预设区域中的所述第一应用的用户界面更新为第二通知消息对应的第二应用的用户界面,所述第二应用的用户界面包括所述第二通知消息的消息内容。因此,本发明的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查看大量通知消息的操作过程繁琐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知消息的查看方法及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手机已经成为现在人们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用户对手机的应用场景也愈发广泛。其中,用户会在手机中装入许多生活、工作等各方面的应用程序。
在手机的使用过程中,应用程序经常会给用户发送通知,在手机锁定屏幕一段时间后,可能会接收到许多通知消息。然而,用户仅通过通知消息的提示消息无法获取全部信息,而且不知道通知消息是否重要。此时,用户只能根据手机桌面或消息栏的提示,一个个打开应用进行浏览,从而造成过多的重复操作,其通知消息的查看过程极为繁琐。
由此可知,手机在收取到大量不同应用程序的通知时,基于现有的可行性方案,用户只能在桌面或通知栏一个个点击通知消息,进入到对应的应用程序中浏览。其中,在浏览通知消息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重复性操作,较为繁琐,给用户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知消息的查看方法及终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查看大量通知消息的操作过程繁琐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知消息的查看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的第一输入;
响应于所述第一输入,在预设区域中显示第一通知消息对应的第一应用的用户界面,所述第一应用的用户界面包括第一通知消息的消息内容;
在检测到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预设区域中的所述第一应用的用户界面更新为第二通知消息对应的第二应用的用户界面,所述第二应用的用户界面包括所述第二通知消息的消息内容。
第二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的第一输入;
第一显示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一输入,在预设区域中显示第一通知消息对应的第一应用的用户界面,所述第一应用的用户界面包括所述第一通知消息的消息内容;
更新模块,用于在检测到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预设区域中的所述第一应用的用户界面更新为第二通知消息对应的第二应用的用户界面,所述第二应用的用户界面包括所述第二通知消息的消息内容。
第三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所述的通知消息的查看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所述的通知消息的查看方法中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实施例,在接收到第一输入时,能够进入通知消息的快速浏览模式,从而在预设区域中显示包括第一通知消息的消息内容的第一应用的用户界面时,在检测到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预设区域中的所述第一应用的用户界面更新为第二通知消息对应的第二应用的用户界面,所述第二应用的用户界面包括所述第二通知消息的消息内容。即本发明的实施例,在通知消息的快速浏览模式中能够直接在各个通知消息的消息内容显示界面中进行切换,而无需退回到通知消息的提示界面重新操作,简化了浏览通知消息的操作过程,提升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7959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