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79036.2 | 申请日: | 2019-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093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发明(设计)人: | 方月婷;柴慧平;韩立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H01L27/3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思诚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4 | 代理人: | 王刚;龚敏 |
地址: | 430205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显示 面板 显示装置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该触控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第一基板包括第一基底、触控导电层和第一隔离柱,其中,触控导电层和第一隔离柱均设置在第一基底朝向第二基板的一侧,且第一隔离柱设置在触控导电层朝向第二基板的一侧;第二基板包括第二基底、有机发光单元层,其中,有机发光单元层设置在第二基底朝向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本申请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将第一隔离柱与触控导电层均设置在第一基板,避免当触控操作发生时第一隔离柱对触控导电层的损坏及短路风险,保证触控显示面板触控性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显示面板制造技术也日渐成熟,作为自发光平板显示装置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其具备重量轻且体积薄,视角宽、对比度高、功耗低的特性,因此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备受关注。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包括有机发光单元层、及隔离柱层,并且隔离柱层与有机发光单元层均设置在下基板上,有机发光显示装置还包括与下基板相对设置的上基板。
随着触控技术的发展,内嵌式触控显示装置日渐成为主流,通常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将触控导电层设置在上基板上,并且在上基板表面设置一层无机材料层。当触控操作发生时,隔离柱会发生倾斜,相对于上基板发生位移,从而磨损上基板的无机材料层,进而磨损触控导电层,影响触控性能。当有机发光单元层的阴极设置在下基板的最上层时,隔离柱上也会存在阴极,无机材料层磨损后,阴极和触控导电层之间会发生短路。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已解决现有技术中隔离柱可能对无机材料层及触控电极层的损坏,及触控电极层与阴极之间存在短路风险的问题。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第一基板包括第一基底、触控导电层和第一隔离柱,其中,触控导电层和第一隔离柱均设置在第一基底朝向第二基板的一侧,且第一隔离柱设置在触控导电层朝向第二基板的一侧;第二基板包括第二基底、有机发光单元层,其中,有机发光单元层设置在第二基底朝向第一基板的一侧。
在本申请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基板还包括第一绝缘层,第一绝缘层设置在触控导电层和第一隔离柱之间,第一绝缘层为无机材料层。
在本申请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基板还包括第二隔离柱,第二隔离柱设置在有机发光单元层朝向第一基板的一侧;第二隔离柱与第一隔离柱相对设置。
在本申请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第二隔离柱上设置有凹槽,第一隔离柱至少部分延伸至凹槽内。
在本申请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第一个隔离柱远离第二基板一侧的面积为第一面积S1,第二隔离柱远离第一基板一侧的面积为第二面积S2,第一面积S1小于第二面积S2。
在本申请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隔离柱靠近第二基板一侧的面积为第三面积S3,第一面积S1大于第三面积S3。
在本申请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触控导电层为金属层,触控导电层包括第一镂空部,有机发光单元层包括发光单元;第一镂空部与发光单元一一对应设置。
在本申请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触控导电层还包括遮挡部,第一隔离柱在触控导电层上的投影与遮挡部至少存在部分交叠。
在本申请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触控导电层还包括第二镂空部,第二镂空部与第一隔离柱一一对应设置。
在本申请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触控导电层为透明导电层。
在本申请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基板还包括第二绝缘层,第二绝缘层设置在第一隔离柱靠近第二基板的一侧。
在本申请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第二绝缘层为整面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未经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790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