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毫米波雷达的电动汽车并线转向助力失效系统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578796.1 | 申请日: | 2019-06-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161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 发明(设计)人: | 宋金行;张新中;袁朝春;黄福良;孙彦军;魏悦;陈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唐汽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W30/09 | 分类号: | B60W30/09;B60W30/095;B60W50/14;B62D5/04 |
| 代理公司: | 南京常青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86 | 代理人: | 黄胡生 |
| 地址: | 224000 江苏省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毫米波雷达 并线 数据处理控制器 电动液压助力 整车控制器 电动汽车 发出指令 转向系统 转向助力 障碍物 车辆行驶轨迹 方向盘助力 后视镜盲区 雷达传感器 报警提示 报警指令 报警装置 决策控制 控制指令 实时检测 预警提示 预警装置 左右两侧 控制器 检测 驾驶 行驶 安全 | ||
本发明提供基于毫米波雷达的电动汽车并线转向助力失效系统及方法,通过安装在自车后方左右两侧的毫米波雷达对后视镜盲区进行实时检测,当检测到障碍物对自车行驶构成危险时,数据处理控制器向预警装置发出指令进行预警提示;当检测到驾驶人员对自车的操作会与障碍物产生危险时,数据处理控制器向报警装置发出指令进行报警提示,同时向整车控制器发出报警指令;整车控制器向电动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发出控制指令,使方向盘助力转向失效。本发明无需驾驶员进行操作,根据雷达传感器获取的信息,通过各类控制器决策控制后到电动液压助力转向系统执行,可在车辆危险并线时主动介入转向,使车辆行驶轨迹控制在安全范围内,稳定性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毫米波雷达的电动汽车并线转向助力失效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科技的发展和对汽车安全的不断重视,市场上出现了各类汽车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装置,特别是随着网联化、智能化的发展,主动安全技术不断突破创新。基于毫米波雷达的盲区检测系统(以下简称BSD)是高级辅助驾驶系统的一种,利用毫米波雷达实时探测后向来车,经雷达控制器(BECU)处理后向驾驶员发出声光预警。但如果驾驶员分心或受其他外部因素干扰使得驾驶员忽略此类预警信息,由于缺乏与整车的信息交互,没有对危险行驶状态下的车辆进行主动控制,无法避免并线时的潜在危险。现有的基于毫米波雷达的并线辅助功能依旧游离于整车控制之外,不能很好的规避预期的风险,实用性不佳。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基于毫米波雷达的电动汽车并线转向助力失效系统及方法,通过融合盲区检测传感器、整车控制器、电动液压助力转向系统,提高车辆在进行并线行驶时的安全性。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基于毫米波雷达的电动汽车并线转向助力失效系统,包括:
毫米波雷达,为两个,分别安装于自车后方左右两侧,用于探测车辆后方左右两侧是否有障碍物,并将信息实时发送至控制器;
数据处理控制器,接收并处理毫米波雷达数据,判断障碍物是否对自车行驶构成危险,若是,则数据处理控制器向预警装置发出预警指令;接收自车行驶状态,判断驾驶人员对自车的操作是否会与障碍物产生危险,若是,则数据处理控制器向报警装置和整车控制器发出报警指令;
预警装置,接收控制器发出的预警指令,用于对驾驶人员发出预警提示;
报警装置,接收控制器发出的报警指令,用于对驾驶人员发出报警提示;
整车控制器,接收数据处理控制器发出的报警指令,用于向电动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发出控制信号;
电动液压助力转向系统,接收控制器发出的控制信号,控制方向盘助力转向失效。
优选的,所述电动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包括转向控制器和电动助力转向油泵,所述转向控制器用于将整车电压转变为转向电机的工作电压,所述电动助力转向油泵用于将低压转向油液转为高压转向油液;
转向控制器接收整车控制器发出的控制信号时,转向控制器不再将整车电压转变为转向电机的工作电压,电动助力转向油泵无电压输入,电动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失效,方向盘无转向助力。
优选的,所述毫米波雷达安装在整车尾部两侧表面与地面垂直,距离地面高度40~80cm,向外保持20°开角,表面无金属材料覆盖。
优选的,所述预警装置为LED指示灯,所述LED指示灯分别安装在车内左右两侧的A柱上,当数据处理控制器判断后方障碍物对本车行驶构成危险时,则控制障碍物所在侧LED指示灯闪烁,对驾驶人员发出预警提示。
优选的,所述报警装置为语音警报装置,安装在车内的驾驶员座椅旁,当判断驾驶人员对自车的操作会与障碍物产生危险时,控制语音警报装置发出语音报警提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唐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国唐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787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的驾驶辅助装置
- 下一篇:车辆速度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