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套袋提高不同品种蓝莓果实品质的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578031.8 申请日: 2019-06-28
公开(公告)号: CN110249872A 公开(公告)日: 2019-09-20
发明(设计)人: 王迅;汪志辉;邓群仙;熊博;林立金 申请(专利权)人: 四川农业大学
主分类号: A01G13/02 分类号: A01G13/02;A01G17/00
代理公司: 成都帝鹏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65 代理人: 黎照西
地址: 611130 四***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套袋 蓝莓 蓝莓果实 果袋 果树栽培 内在品质 套袋生产 牛皮纸 栽培
【说明书】:

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套袋提高不同品种蓝莓果实品质的方法,属于果树栽培套袋技术领域。本发明所提供的蓝莓套袋方法包括以下内容:对于“比洛克西biloxi”品种,采用不套袋生产;对于“绿宝石Emerald”、“布里吉塔Brigitta”和“双丰Sweatheart”品种,选择白色果袋进行套袋;对于“奥尼尔O’Neal”品种,采用牛皮纸果袋进行套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于蓝莓五个不同品种的套袋技术,能够最大程度提高这些蓝莓的外在指标和内在品质,提升其经济效益,为今后蓝莓不同品种的栽培提供了方向性指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果树栽培套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套袋提高不同品种蓝莓果实品质的方法。

背景技术

蓝莓(Vaccinium spp.),又名越桔,蓝浆果,属杜鹃花科(Ericaceae)越桔亚科(Vaccinioideae)越桔属(Vacciniodeae)植物,主要分布在北美和欧洲。我国已知有91种28个变种,南北方均有分布,但主要分布区是西南,华南及东北地区。目前,商业栽培的蓝莓品种主要有高丛、半高丛、矮丛和兔眼蓝莓四大类型。

蓝莓历史上由美国最早开始栽培,1906年美国人考夫莱首先开始选种栽培野生蓝莓的工作。到20世纪80年代末,通过自然选择和有目的的培育,对蓝莓的外观及风味进行了优化与改良,已选育出了100多种适合各地气候条件栽培的优良品种,形成了美国南部、东部、北部各洲蓝莓产区,使蓝莓产业蓬勃发展。我国于1983年由吉林农业大学首次引种蓝莓,到如今已有近30多年的研究栽培历史,已解决了如品种、栽培、育苗等技术问题,为我国蓝莓大规模产业化生产打下了基础。从2000年开始到2006年为止,蓝莓栽培种植已普及全国多个省市,吉林、辽宁、山东、浙江、贵州等省发展尤为迅速,在短短5年间种植面积增长了近6-10倍,超过了世界其他国家的发展速度。

近年来,随着果品市场的发展,国内外竞争日趋激烈,高品质水果更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尤其是对外观色泽鲜艳、果面光洁的高档果实的需求量逐年增大,促使果实套袋栽培技术得到快速的发展。果实套袋是一种物理保护方法,在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阻隔了果面与外界的接触,可避免风、雨、药剂、灰尘和一些机械磨擦对果皮的刺激与损伤,使果皮发育良好,防止果面产生锈斑;避免果实遭病虫鸟的危害,减少病虫果率;还避免了农药与果面的直接接触,有效降低了农药残留;还能降低果实的裂果率。随着各种地域性水果的不断发展开发,果实套袋技术的应用面积也在不断扩大,病虫防治效果显著。依据广州报道,各种果树套袋防治病虫害的综合成效平均达到81.1%。根据王井田等人对猕猴桃果实腐烂病的防治研究结果表明,套袋处理时间得当防治效果最高可达100%。

套袋能提高果实的外观品质,增加硬度,提高着色率,进而提升果实品质。套袋前都要进行疏花疏果,并喷施杀虫防病药剂。周宏伟等对金冠苹果套袋后甲基对硫磷和水胺硫磷残留影响的研究表明,套袋减少了农药直接接触,能显著降低农药的残留。李玉阔等对“红阳”猕猴桃的套袋研究指出,套袋果后期解袋后能促进内果皮积累花色苷,促进着色,并高于对照组,在花后110d达到最大。李仁芳等对晚三吉梨的套袋试验表明,套袋果着色好,果皮薄而细腻,硬度为8.24kg/cm2,而对照为7.82kg/cm2。曾祥碧等对猕猴桃套袋研究结果表明,套袋果的耐贮性比对照强。果树套袋还能明显提高经济效益与改善生态效益,根据古雅良等对荔枝的套袋研究表明,实验套袋200穗,收获鲜果59.63kg,产量增加79.9g/穗,降低农药成本0.282元/穗,套袋果收购价高出对照组2.0元/kg。

目前对于蓝莓的套袋技术未见过多报道,对于不同品种的蓝莓需要采用不同的套袋方法,这一方面也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利用套袋提高不同品种蓝莓果实品质的方法。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农业大学,未经四川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780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