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持续性互联网诊疗方法、系统、用户终端、医生终端和云服务器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577196.3 | 申请日: | 2019-06-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915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 发明(设计)人: | 杨成;张随雨;吴玉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传媒大学 |
| 主分类号: | G16H80/00 | 分类号: | G16H80/00;G16H20/00;G16H10/60;G16H40/20;G06Q10/02;G06F16/22;G06F16/248 |
| 代理公司: | 11372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大建;张杰<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 地址: | 1000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问诊 患者健康 医生 诊疗 对话历史 反馈信息 患者需要 患者选择 医生终端 用户终端 云服务器 症状变化 档案 持续性 存档 调取 治疗 权限 互联网 返回 更新 对话 | ||
1.一种持续性互联网诊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建档步骤,建立患者健康档案,所述患者健康档案包含患者的个人信息、健康信息和患病记录;其中,所述患病记录包括患者在不同时期的患病信息,所述患病信息包括病情描述、症状变化和就诊记录;
预约步骤,患者填写新的病情或选择已有病情,以向医生提交预约诊疗的请求;其中,当患者填写新的病情或选择已有病情时,根据患者健康档案中的信息生成新的病情或已有病情的病情视图;其中,所述病情视图设置成,能够展示患者为新的病情所填写的病情描述或已有病情在一段时期内的病情描述、症状变化和就诊记录;
问诊步骤,当医生对患者开展诊疗活动时,医生调取患者健康档案并查看相应的病情视图,通过问诊对话的形式针对患者的病情描述或症状变化给出相应的治疗方案,并将问诊对话历史以及给出的治疗方案存入患者健康档案,同时更新相应的病情视图;
反馈步骤,医生根据患者提供的疗效反馈信息判断患者是否需要持续随诊:若患者需要持续随诊,则返回问诊步骤,以使医生通过额外增加的问诊对话对患者持续随诊;否则,关闭病情视图,结束此次诊疗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持续性互联网诊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建档步骤中:
所述个人信息至少包括患者的姓名、性别、出生日期;
所述健康信息至少包括患者的身高、体重、过敏史以及各项身体健康指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持续性互联网诊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患病信息中:
所述病情描述包含主要不适、详细症状和图片资料;
所述症状变化用于记录患者病情出现过的症状变化,其中每条症状变化包含记录时间、总体变化、改善明显的症状、改善不明显的症状、新增的症状和图片资料;
所述就诊记录用于记录患者对该病情进行过的诊疗活动,其中单条就诊信息包含服务时间、服务类型、问诊对话历史和医生给出的治疗方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持续性互联网诊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预约步骤中,患者填写新的病情或选择已有病情,以向医生提交预约初诊或复诊的请求,其中:
若初诊,由患者填写新的病情以及为新的病情完善病情描述,并将其存入患病记录中;
若复诊,由患者选择已有病情以及为已有病情添加症状变化,并将其存入所选病情的症状变化记录中。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持续性互联网诊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问诊步骤中:
医生根据权限调取患者健康档案并查看相应的病情视图,以获取患者的个人信息、健康信息、所选的病情描述、对应的症状变化和就诊记录。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持续性互联网诊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向患者提供疗效反馈渠道;
患者通过疗效反馈渠道将疗效反馈信息发送给医生,其中所述疗效反馈信息包含病情的症状变化;
医生根据患者提供的疗效反馈信息判断患者是否需要持续随诊:
若患者需要持续随诊,为患者指定持续随诊阶段额外增加的问诊次数,并返回问诊步骤,以使医生通过额外增加的问诊对话了解患者病情的症状变化,并针对症状变化给出相应的治疗方案,将问诊对话历史以及给出的治疗方案存入患者健康档案,同时更新相应的病情视图;
当用完额外增加的问诊次数或患者无需持续随诊时,关闭疗效反馈渠道,关闭病情视图,结束此次诊疗活动。
7.一种持续性互联网诊疗系统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患者档案模块、诊疗预约模块和持续诊疗模块:
所述患者档案模块设置成,为用户提供管理患者健康档案的功能,所述管理包括创建患者,修改个人信息和健康信息,添加患病信息,从患病记录中选择和查看病情视图;
所述诊疗预约模块设置成,为用户提供寻找医生和填表约诊的服务,包括选择已有病情或填写新的病情,向医生提交预约请求;
所述持续诊疗模块设置成,为用户提供问诊对话窗口和依方购药的服务,以及为用户提供疗效反馈渠道,使得用户能够通过疗效反馈渠道向医生反馈症状变化,以获得持续随诊的可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传媒大学,未经中国传媒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7719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