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偏振片、显示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576725.8 | 申请日: | 2019-06-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337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 发明(设计)人: | 王晶;王贺陶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5/30 | 分类号: | G02B5/30;G02F1/133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柴亮;张天舒 |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第一表面 偏振片 基底 第二表面 显示装置 透明 偏振结构 散光结构 侧表面 出光面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偏振片、显示装置,属于显示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偏振片,包括:透明基底,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以及连接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的侧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为出光面;偏振结构,其设置于所述透明基底的第一表面一侧;散光结构,其形成在所述透明基底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偏振片、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显示技术也在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市场对显示面板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更高的显示分辨率,还要求具有低功耗、轻薄、便携等优点。以液晶显示面板为例,现有技术中通常通过对显示面板的中各器件尽可能地减薄,以达到显示面板整体减薄的效果。
发明人发现,在现有的显示面板的基础上,厚度减薄几乎已达到瓶颈,难以继续减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能够减薄显示装置厚度的偏振片。
解决本发明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偏振片,包括:
透明基底,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以及连接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的侧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为出光面;
偏振结构,其设置于所述透明基底的第一表面一侧;
散光结构,其形成在所述透明基底上。
优选的,所述侧表面包括入光面;所述偏振片还包括:第一反射层,其设置于所述散光结构背离所述第一表面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侧表面包括入光面和反射面;所述偏振片还包括:第二反射层,其设置于所述透明基底的反射面一侧,以及所述导光网点散光结构背离所述第一表面的一侧。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透明基底的入光面侧的形状包括喇叭口状。
优选的,所述透明基底的材料包括玻璃。
优选的,所述偏振片包括:金属栅偏振片、纳米银偏振片、复合线偏振片中的一者。
解决本发明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上述任意一种偏振片;
背光模组,其包括导光板;
所述偏振片的透明基底与所述背光模组的导光板共用。
解决本发明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上述任意一种偏振片;
位于所述偏振片的出光面侧,且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相对所述第二基板更靠近所述偏振片;
其中,所述第一基板包括:第一基底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底上的显示器件;
所述偏振片的透明基底与所述第一基底共用;所述偏振片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偏振结构背离所述透明基底一侧的保护层,所述显示器件设置于所述保护层上。
优选的,所述保护层的材料包括玻璃;所述保护层的厚度小于0.45mm。
优选的,所述偏振片包括复合线偏振片,所述复合线偏振片还包括位于所述偏振结构背离所述透明基底的一侧,与所述透明基底对应设置的盖板;
所述复合线偏振片的盖板与所述保护层共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偏振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767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偏光片、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背光模组及控制方法、穿戴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