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化学强化玻璃及其制备方法和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76323.8 | 申请日: | 2019-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423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胡伟;范少华;胡邦红;司合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东丽华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C21/00 | 分类号: | C03C21/00;C03C3/091;C03C3/093;C03C3/083;C03C3/097;H04M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熊永强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化学 强化 玻璃 及其 制备 方法 终端 | ||
1.一种化学强化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学强化玻璃相对两侧分别自表面向内部依次形成压应力层和与所述压应力层相对应的张应力层,两个所述张应力层合并成为一个整体张应力区域,所述张应力层的张应力线密度在35000Mpa/mm-70000Mpa/mm范围内,所述张应力线密度采用如下公式计算:CT-LD=((2×CT-av + CT-cv)×(T×1000/2 - DOL-0))/T,其中,CT-LD为张应力线密度,CT-cv为所述张应力层的张应力最大值,CT-av=CT-s-1.28CT-sd,CT-s和CT-sd分别为所述张应力层的1/2厚度处与所述玻璃的1/2厚度处之间的区域的张应力的算术平均值和标准差,DOL-0为压应力层深度,单位为毫米,T为玻璃厚度,单位为毫米,所述压应力层深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玻璃厚度的16%,所述化学强化玻璃内部因张应力的影响在所述张应力层形成痕带区,所述痕带区在所述玻璃厚度方向的分布范围小于所述玻璃厚度的30%,所述化学强化玻璃断裂后,所述痕带区表现为破坏状区域;所述化学强化玻璃内部因压应力的影响形成裂纹压制层,所述裂纹压制层的厚度大于所述玻璃厚度的23%,所述裂纹压制层可在所述化学强化玻璃断裂后表征出来,玻璃断裂后,玻璃断面的裂纹扩展至所述玻璃表面时,受到压应力作用而改变裂纹方向,裂纹方向改变处与所述玻璃表面垂直的裂纹切线的切点与所述玻璃表面之间的区域为所述裂纹压制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学强化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张应力层的张应力线密度在35000Mpa/mm-60000Mpa/mm范围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学强化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张应力层的张应力线密度在40000Mpa/mm-55000Mpa/mm范围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学强化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学强化玻璃内部距离所述玻璃表面50微米处的压应力满足如下关系式:CS_F≥25-40.7×T+170.5×T2,其中,CS_F为50微米处的压应力,T为玻璃厚度,单位为毫米。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学强化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应力层深度为所述玻璃厚度的16%-2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学强化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学强化玻璃的表面压应力为650Mpa以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学强化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厚度为0.05mm-5mm。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化学强化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厚度为0.4mm-1mm。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化学强化玻璃,其特征在于,以摩尔百分比计,所述化学强化玻璃包括如下组分:
SiO2:60%-75%,
Al2O3:8%-20%,
Na2O:2%-10%,
Li2O: 4%-10%,
其中,所述SiO2与Al2O3两者的总摩尔占比大于或等于76%,所述Na2O和Li2O两者的总摩尔占比在8.5%-15.5%的范围内。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化学强化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学强化玻璃的组分还包括MgO,所述MgO的摩尔占比在1%-7.5%的范围内。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化学强化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学强化玻璃的组分还包括B2O3,所述B2O3的摩尔占比在1%-5%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东丽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东丽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7632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实体商店信息交互系统和信息推送方法
- 下一篇:存储装置及冰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