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前防撞梁结构及汽车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75853.0 | 申请日: | 2019-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939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珠;程云;牛丽媛;胡光山;张毅;苏一畅;熊建民;杨兴虎;王昱昕;高尚;陈咪咪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众泰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9/34 | 分类号: | B60R19/34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方文倩 |
地址: | 321301 浙江省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能构件 前防撞梁 安装板 安装端 前横梁 车身 汽车 减震 方向横截面 一体成型的 中间吸能板 便于安装 成型加工 焊接工序 可拆卸的 由前至后 逐渐变大 前纵梁 吸能盒 溃缩 吸能 拆卸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前防撞梁结构及汽车,包括前横梁和与其连接的吸能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构件包括一体成型的前安装端、中间吸能板及后安装端,所述吸能构件沿车身x方向横截面由前至后逐渐变大,所述吸能构件的两端分别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前横梁和车身前纵梁上。本发明前防撞梁结构及汽车,结构简单,省去传统前防撞梁安装板的额外成型加工,同时省去安装板与吸能盒焊接工序,便于安装拆卸,吸能构件可实现逐级溃缩,减震吸能效果好,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前防撞梁结构及设有该结构的汽车。
背景技术
前防撞梁作为汽车被动安全装置,在汽车碰撞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车身前防撞梁总成件的前横梁与吸能结构件多采用焊接方式连接,对于低速碰撞过程中仅前横梁发生损坏情况,无法实现前横梁的单独拆卸,需整体更换前横梁和吸能结构件,维修成本较高。同时,目前常见铝合金吸能结构件为沿车身X向挤压成型的薄壁件,结构与钢板件相仿,皆需额外焊接安装板方可实现与车身前纵梁的连接,造成工序和成本的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安装拆卸,且减震吸能效果好的前防撞梁结构及汽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所提供的前防撞梁结构,包括前横梁和与其连接的吸能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构件包括一体成型的前安装端、中间吸能板及后安装端,所述吸能构件沿车身x方向横截面由前至后逐渐变大,所述吸能构件的两端分别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前横梁和车身前纵梁上。
为使上述技术方案更加详尽和具体,本发明还提供以下更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以获得满意的实用效果:
所述吸能构件的前安装端与所述前横梁连接,所述吸能构件的后安装端与车身前纵梁连接,在所述前安装端和后安装端之间设有间隔布置的多个导向吸能板。
所述导向吸能板与车身x方向呈0°-90°布置。
所述吸能构件的前安装端上设有对应连接至所述前横梁上的横梁安装孔。
所述吸能构件的后安装端上设有对应连接至所述车身前纵梁上的纵梁安装孔。
所述吸能构件沿x方向中线对称布置有两个横梁安装孔和两个纵梁安装孔。
所述前横梁为矩形梁,在所述前横梁后端侧壁上设有横梁后安装孔,在所述前横梁前端侧壁与所述横梁后安装孔对应的位置设有横梁前安装孔。
所述横梁前安装孔尺寸大于所述横梁后安装孔,所述横梁前安装孔为腰型孔。
所述吸能构件可在长段挤压型材上剪切呈梯形结构,所述长段挤压型材沿车身z向挤压成型。
一种汽车,包括车身,所述车身上设有所述的前防撞梁结构。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前防撞梁结构及汽车,结构简单,省去传统前防撞梁安装板的额外成型加工,同时省去吸能盒与安装板焊接工序,便于安装拆卸,吸能构件可实现逐级溃缩,减震吸能效果好,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发明前防撞梁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前防撞梁结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种实施方式吸能构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二种实施方式吸能构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长段挤压型材切割成吸能构件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长段挤压型材的型材截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众泰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众泰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758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骨架构造
- 下一篇:一种用于车辆中高速行驶中发生碰撞的防护安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