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磁力纳米血栓疏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75286.9 | 申请日: | 2019-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366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杨林山;明洁;龙文庆;罗文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22 | 分类号: | A61B17/22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刘红阳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磁力 纳米 血栓 疏通 装置 | ||
1.一种磁力纳米血栓疏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微型纳米机器人(1)、智能贴片(2)、单片机(7)、无线通讯模块、注射器、磁力装置、计算机;无线通讯模块由无线发射模块(5)、无线接收模块(6)组成,分为无线通讯模块一、无线通讯模块二;智能贴片(2)上设有电感线圈(3)、耦合线圈(4)、无线通讯模块一、单片机(7);电感线圈(3)、耦合线圈(4)、无线通讯模块一与单片机(7)连接;无线通讯模块二与计算机连接;患者先进行X光检测,初步确定血栓位置,后将微型纳米机器人(1)吸入注射器通过静脉或动脉将微型纳米机器人(1)注射入血栓处,单片机(7)控制电流通过智能贴片(2)内部的耦合线圈(4),同时产生磁场,微型纳米机器人(1)在磁力作用下旋转、位移,单片机(7)通过控制流通耦合线圈(4)中的电流的大小和方向来控制纳米机器人的动作,实现微型纳米机器人(1)的前进、后退;单片机(7)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一上的无线接收模块(6)接收无线通讯模块二上的无线发射模块(5)发送的信息,计算机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二上的无线接收模块(6)接收无线通讯模块一上的无线发射模块(5)发送的信息,实现信息交流,计算机分析处理数据后将血栓位置、微型纳米机器人位置、病情分析报告、血栓疏通情况报告显示于计算机显示屏上;电感线圈(3)、耦合线圈(4)交替循环工作,实现边检测边治疗;疏通工作结束后根据计算机显示屏上的模拟位置图,用磁力装置将微型纳米机器人(1)吸引到合适位置,用注射剂将微型纳米机器人(1)抽出体外,治疗结束;
智能贴片(2)内部的无线通讯模块一采用无线传输方式进行相互间的信息传输;单片机(7)控制电流通过耦合线圈(4),同时因电流的磁效应而产生磁场,单片机(7)控制相反方向的电流通过耦合线圈(4),从而使磁场改变为相反方向,导致微型纳米机器人(1)的旋转方向相反,实现微型纳米机器人(1)的前进和后退,通过每块智能贴片(2)内耦合线圈(4)的电流大小、方向都单独受单片机(7)控制,使不同部位电流大小、磁场强度大小不相同,防止磁场完全抵消;微型纳米机器人(1)行动受到阻碍,则此处存在血栓,单片机(7)分析处理数据后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一的无线发射模块(5)将血栓位置信息传输至计算机,计算机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二接收来自单片机(7)的信息;微型纳米机器人(1)运动一段时间后,单片机(7)控制电流停止通过耦合线圈(4),微型纳米机器人(1)在惯性力的作用下继续运动,使此处的电感线圈(3)感应出电流,进而使与微型纳米机器人(1)耦合的电感线圈(3)产生电流,感应出微型纳米机器人(1)所在位置,单片机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一的无线接收模块(204)接收微型纳米机器人(1)的位置信息,单片机(7)分析处理信息后,将微型纳米机器人(1)的位置信息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一的无线发射模块(5)传输至计算机,计算机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二接收来自单片机(7)的信息;
微型纳米机器人(1)为两端流线型螺纹磁铁,中部为圆柱形,由中部逐渐向两端过渡为圆锥体,且有螺纹附在微型纳米机器人(1)表面,微型纳米机器人(1)的中部直径大于毛细血管,小于静脉和动脉,以两端椎体的顶部连线为中心轴,一边为N极、一边为S极;单片机(7)控制电流产生,后产生磁场,磁感线总是从N极出发指向S极,因磁极有“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相互作用规律,则微型纳米机器人(1)的N极被磁场中的S极吸引,微型纳米机器人(1)便开始在磁场力的作用下,做绕中心轴、与磁场相同方向的旋转;因微型纳米机器人(1)周身有螺纹,形成围绕微型纳米机器人(1)的微小斜面,当微型纳米机器人(1)旋转时,螺纹斜面会对血液施加外力,而斜面将受到血液的反作用力,使微型纳米机器人(1)在旋转的同时还将产生沿中心轴方向的位移,智能贴片(2)施加顺时针方向的磁场时,微型纳米机器人(1)顺时针旋转、前进,智能贴片(2)施加逆时针方向的磁场时,微型纳米机器人(1)逆时针旋转、后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力纳米血栓疏通装置,其特征在于:智能贴片(2)由若干个小单位智能贴片组成,每个小单位智能贴片通过并联方式连接,可将若干小单位智能贴片组合成满足人体相应部位需求的相应样式的智能贴片(2),每个小单位智能贴片相互独立、互不干扰、单独受单片机(7)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未经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7528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骨科智能截骨导航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生物碎片采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