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输电线路多分裂导线检修作业固定架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574754.0 | 申请日: | 2019-06-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905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 发明(设计)人: | 张宇龙;谢志奇;刘志强;高亮;梅晓磊;许包青;张俊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宇龙 |
| 主分类号: | H02G1/02 | 分类号: | H02G1/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14300 内蒙***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电 线路 分裂 导线 检修 作业 固定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多分裂导线检修作业固定架,包括两个第一基杆、两个第二基杆、四个夹紧件和一个紧固件;两个所述第一基杆相互旋转连接;所述第一基杆的两端分别旋转连接一个夹紧件,且同一所述第一基杆旋转连接的两个所述夹紧件之间以一个第二基杆连接,所述第二基杆两端分别与所述夹紧件旋转连接,并且所述夹紧件分别与所述第一基杆和所述第二基杆旋转连接的两个旋转中心不在同一轴心,使得第一基杆、两个夹紧件和第二基杆形成平行四边形结构;两个所述平行四边形结构之间以紧固件固定。结构简单、便于携带、与导线固定便捷、方便根据导线位置随时调节、并且方便在导线上移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电线路检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输电线路多分裂导线检修作业固定架。
背景技术
在输电线路运检专业中,由于单根电力电缆长度有限,长距离传输电能会在导线上使用压接管,压接管压接是否牢固在电能传输中至关重要,由于压接管接头部位长期裸露在大气中运行,受到日晒、雨淋、风尘结露及化学活性气体的侵蚀,使潮气侵入造成金属导体接触表面严重锈蚀或氧化使接触表面强度降低,增加导线断开风险,所以压接管长时间运行后要预绞丝加强。高压输电线路的运行状态直接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和效益,目前导线的压接管有无故障,主要通过人工巡线的方法对线路进行检查,压接是否牢固难以排查出来,所以要在停电期间提前对导线压接管出进行预绞丝加强。受到强烈的氧化腐蚀问题。高压输电线路的导线接头位置长期暴露在外,受到大气污染、日晒雨淋或者化学活性气体侵蚀等作用,在金属导体的接触表面就会发生氧化、锈蚀等现象,此时金属接触面的强度会降低,引发导线接头处出现松动问题。如果导线的压接管接头位置发生松动,在受到,张力、风力、自重的影响也会左右摇摆,最终造成导线压接管处断开,在预绞丝加强时,由于导线和工作人员的重量使导线发生形变、歪斜,增加预绞丝缠绕的难度,设计停电导线固定架使作业点导线强度增加,不易发生形变和歪斜。根据走线等实际工作经验总结,子导线间最大间距可以达到1-1.2米左右,导线压接管加强预绞丝缠绕工作一般最低为两人同时作业,这就可能导致子导线之间距离过大,不利于开展检修工作,同时作业人员可能无法保持平衡,导致侧翻,这对作业人员心理也是极大的考验。
开发一个导线固定架使压接管加强工作变得轻便省力,降低了工作时的危险,增强了导线连接处的强度。因为输电线路多分裂导线检修作业固定架在上塔和工作结束后需要携带;在塔上工作不易;子导线位置不够统一。故而需要一种结构简单、便于携带、与导线固定便捷、方便根据导线位置随时调节、并且方便在导线上移动的一种输电线路多分裂导线检修作业固定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携带、与导线固定便捷、方便根据导线位置随时调节、并且方便在导线上移动的一种输电线路多分裂导线检修作业固定架。
本发明提供一种输电线路多分裂导线检修作业固定架,包括两个第一基杆、两个第二基杆、四个夹紧件和一个紧固件;两个所述第一基杆相互旋转连接;所述第一基杆的两端分别旋转连接一个夹紧件,且同一所述第一基杆旋转连接的两个所述夹紧件之间以一个第二基杆连接,所述第二基杆两端分别与所述夹紧件旋转连接,并且所述夹紧件分别与所述第一基杆和所述第二基杆旋转连接的两个旋转中心不在同一轴心,使得第一基杆、两个夹紧件和第二基杆形成平行四边形结构;两个所述平行四边形结构之间以紧固件固定。
进一步,所述第一基杆为中间为圆板的杆件;所述第一基杆的圆板上分布有若干圆孔,两个所述第一基杆之间旋转连接的旋转中心与所述圆板同轴;所述第二基杆中间开有长孔;所述禁锢件为螺栓螺母,所述螺栓依次从两个所述第二基杆的长孔、两个所述第一基杆的圆孔穿过并以螺母固定。
进一步,在所述第一基杆的圆板上分布的圆孔为圆周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宇龙,未经张宇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747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