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74473.5 | 申请日: | 2019-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518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曹根;姚己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48 | 分类号: | H01M10/48;H01M6/50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张文超;艾春慧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模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模组,包括多个电池单元(1),各个电池单元(1)沿电池模组的长度方向并排设置,电池单元(1)包括顶盖(14);电路板(2),沿高度方向设在顶盖(14)上方,电路板(2)设有温度采集电路;导热件(3),导热件(3)的第一端与电路板(2)连接,且导热件(3)的至少部分与顶盖(14)接触;和温度检测部件(5),设在导热件(3)上,并与温度采集电路信号连接。此种电池模组能够更准确地获得电池单元内真实的工作温度,而且可防止导热垫老化或受到冲击振动时温度检测部件安装不牢固甚至脱落的现象,提高温度检测部件固定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电池模组正常工作温度在-30℃~55℃之间,如果超过该温度范围,会限制电池模组的功率来实现安全防护。
发明人所知晓的一种现有技术中,电池模组采用如下采温结构,金属片的一端与汇流条(英文全称:busbar)连接,另一端设有温度检测部件,温度检测部件与电路板连接,以通过温度检测部件采集汇流条上的温度,以此作为电池内部的温度。
但是,此种采温结构存在如下问题:考虑到模组内空间尺寸限制,以及制造和成本因素影响,汇流条的宽度和厚度难以做到很大,在较低工况下,如1C放电,汇流条温度与电池内部的温度接近,但如果采用更高的放电倍率,汇流条温度远超电池内部的温度,两者差值较大,电池模组会进行限功率,影响电池模组效能的发挥。因此需要更加准确地获得电池内部的温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能够提高电池模组的工作效能。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包括:
多个电池单元,各个电池单元沿电池模组的长度方向并排设置,电池单元包括顶盖;
电路板,沿高度方向设在顶盖上方,电路板设有温度采集电路;
导热件,导热件的第一端与电路板连接,且导热件的至少部分与顶盖接触;和
温度检测部件,设在导热件上,并与温度采集电路信号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模组还包括:
线束板,沿高度方向设在顶盖上,线束板包括靠近电路板设置的安装基座;
其中,电路板设在线束板上,导热件的第二端设在安装基座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热件包括:
第一弯折部,被配置为至少部分与顶盖接触;和
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沿电池模组的宽度方向分别位于第一弯折部的两端,被配置为与线束板固定,第一安装部处于靠近电路板的一侧,第一安装部远离第一弯折部的端部作为导热件的第一端,与电路板固定并安装温度检测部件;
其中,第一弯折部相对于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所在平面向下凸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热件采用长条板状结构弯折形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弯折部包括:
底板,与顶盖接触;和
两个侧板,各自的上端分别与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连接,各自的下端分别连接在底板的两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侧板从上至下距离逐渐减小,底板为平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靠近第一弯折部的位置均设有第二弯折部,第二弯折部相对于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所在平面向下凸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弯折部的沿电池模组高度方向的尺寸小于第一弯折部沿电池模组高度方向的尺寸;和/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7447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