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隐身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74276.3 | 申请日: | 2019-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199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秦振山;肖兵;佟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振山;肖兵;佟阳 |
主分类号: | H05K9/00 | 分类号: | H05K9/00;G02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0 | 代理人: | 邱晓锋 |
地址: | 100871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隐身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宽频带吸波及隔绝红外辐射的柔性隐身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
表层单元,用于被保护体的红外隐身和所述复合材料的防护;
中层单元,用于电磁波谐振消耗和吸收;
底层单元,用于隔绝被保护体的红外辐射;
所述表层单元包括:
基材,用于红外隐身材料的承载;
红外隐身层,包含红外隐身材料,用于红外波段探测信号的吸收和雷达波的透波;同时作为结构型材料实现外层防护作用,包括防霉、防水、阻燃、抗紫外线防护;
所述表层单元包括:
TPU复合材料、导电云母粉、镀银铜粉、胶粘剂及辅助剂;TPU复合材料作为所述基材,用于所述红外隐身材料的承载,导电云母粉、镀银铜粉、胶粘剂及辅助剂用于构成红外隐身材料,以形成导电涂层的方式构成红外波的吸收层,即所述红外隐身层;
所述中层单元,用于Ka波段~C波段微波信号的谐振、消耗和吸收,包括:
第一电磁波谐振控制层,用于Ka波段~X波段雷达微波信号的谐振、消耗;
第一吸波层,用于Ka波段~X波段雷达微波信号的吸收;
第二电磁波谐振控制层,用于C波段雷达微波信号的谐振、消耗;
第二吸波层,用于C波段雷达微波信号的吸收;
导流层,用于整体中层单元微波信号的反射,即在谐振控制层与导流层之间的信号反射;
所述第一电磁波谐振控制层是由采用化学蚀刻方法蚀刻在聚酰亚胺基材上的铜箔形成的非等长的线条阵列,包括:
在以聚酰亚胺为基材的单面柔性电路板FPC材料上以0.15mm~1mm线宽,0.5mm~1mm线间距,形成以0.75cm~4cm不同长度的14条铜箔线条组成的线条阵列,其中最短线条长度为0.75cm,其余线条分别在前一线条的基础上延长0.25cm,直至其长度为4.00cm为止;线条阵列中各个线条的头部采用45°方式对齐;2个线条阵列以相对方式组成线条阵列对;在基础材料宽度范围内,依次排列的线条阵列对,在0°~180°角度范围内布局,以使在基础材料宽度范围内形成不少于25种线条阵列对的角度;
所述第二电磁波谐振控制层是由采用化学蚀刻方法蚀刻在聚酰亚胺基材上的铜箔形成的非等长的线条阵列,包括:
在以聚酰亚胺为基材的单面柔性电路板FPC材料上以0.15mm~1mm线宽;0.5mm~1mm线间距,形成不同长度的14条铜箔线条组成的线条阵列,其最短线条长度是1.0625cm、2.125cm、或者4.25cm,在此基础上,其余线条分别在前一线条的基础上延长0.25cm,其最长线条的长度分别对应为1.875cm、3.75cm、7.5cm;线条阵列中各个线条的头部采用45°方式对齐;2个线条阵列以相对方式组成线条阵列对;在基础材料宽度范围内,依次排列的线条阵列对,可在0°~180°角度范围内布局,以使在基础材料宽度范围内形成不少于25种线条阵列对的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层单元,其材料配比及制备方法为:
取胶粘剂,按胶粘剂20%~25%置入导电云母粉,经超声振动均匀后,加入15%~20%镀银铜粉,搅拌40~60分钟,形成红外隐身层浆料;加入胶粘剂,形成红外涂层原料;以喷涂、滚涂或刮涂方式,在厚度为0.05mm~0.5mmTPU膜上形成50μm以下厚度的防红外膜;室温固化或在60℃~75℃烘箱固化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波层包括:
低密度聚乙烯原料、滑石粉、丁烷气体、单甘脂,用于制作吸波材料的承载体;
六方晶体型碳化硅微粉、超细镍粉、碳纤维,用于形成吸波材料;
其制备方法为:将低密度聚乙烯原料100~120克与滑石粉0.26~0.30克充分搅拌,投入注塑机进料斗等待热溶化;将单甘脂1.2~1.5克加温至80℃熔融后,按比例加入碳化硅微粉35~38克、直径0.2微米超细镍粉4~6克、碳纤维25~28克,搅拌混合45分钟,形成吸波辅料;将发泡原料以10~15MPa压力注入发泡机中,加热温度为300℃±20℃,加热至熔融状态,通过柱塞式高精密计量泵以5~10g/min流量泵入溶解后的吸波辅料,同时将丁烷气体16~18克以每分钟3~5g/min克的流量泵入,将原料温度降至130-150℃,从模口中挤出,模口温度为150℃,即形成吸波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振山;肖兵;佟阳,未经秦振山;肖兵;佟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7427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纤维复合组件
- 下一篇:一种电磁波谐振控制材料和吸波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