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进水结构及洗衣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574028.9 | 申请日: | 2019-06-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270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 发明(设计)人: | 赵志强;许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海尔滚筒洗衣机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6F39/08 | 分类号: | D06F39/08;D06F37/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23 | 代理人: | 张则武 |
| 地址: | 400026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进水 结构 洗衣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进水结构,其包括内部中空形成进水流道的传动轴,传动轴的进水端对应插入动密封座围成的腔室内,传动轴与动密封座的对应插接处安装有一圈动密封圈。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洗衣机,其安装有上述的进水结构,传动轴同轴安装于内筒底,传动轴的出水端与内筒固定连接、且传动轴内部中空流道的出水端与内筒内部相连通,动密封座围成的腔室与洗衣机进水管相连通。通过上述设置,使洗衣机进水水流沿进水管流入动密封座所围腔室中、再由传动轴中空形成的进水流道流入内筒中,在此过程中由于传动轴与动密封座之间以插接连接,以实现向洗衣机旋转内筒中进水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洗衣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进水结构,还涉及一种装有上述进水结构的洗衣机,尤其涉及一种设洗涤过程中可旋转、可盛水内筒的洗衣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滚筒洗衣机一般包括相互套装的内筒和外筒,外筒密封用于盛水,内筒用于盛放衣物、经旋转内筒以对衣物进行摔打洗涤;同时,内筒上设置脱水孔,以使得外筒中的水经脱水孔流入内筒以对内筒中的衣物进行浸泡、内筒中的水经脱水孔流出至外筒、内筒中衣物上水分在内筒高速旋转时经脱水孔外排至外筒,以实现对衣物进行洗涤的目的。
但是,由于内筒与外筒相互套装,在洗衣机使用过程中内外筒之间容易积存污垢;同时,由于内外筒相互套装,用户无法对内筒外壁、外筒内壁进行清洁,使洗衣机内部细菌增多,降低了洗衣机的洗衣效率、衣物洗涤后的洁净度。
同时,上述现有洗衣机中,由于内筒外部套装有外筒,洗衣机的洗涤过程是通过内筒旋转对衣物进行摔打洗涤,使得洗衣机的洗涤容量是以内筒为基准,令洗衣机的内部空间使用率较低,无法在现有基础上对洗衣机洗涤容量进行扩展。
有鉴于此,如何设置一种洗衣机,以将内外筒合一,令内筒设置为密封容器,既能盛水和衣物,又能旋转对衣物进行摔打进行洗涤;同时,由于洗衣机不设外筒、或外筒与洗衣机壳体一体设置,还能使洗衣机的内筒扩大、以扩展洗衣机的洗涤容量,就成为了研发热点。
但是,由于内筒不仅用于盛放洗涤水,还要旋转以对筒内衣物进行摔打清洗,因此如何设置一种适用于上述洗衣机的进水结构,就成为了急需解决的难题。
鉴于上述技术缺陷,特提出本申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进水结构,以实现向旋转部件供水的目的;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洗衣机进水结构,以达到将洗涤水直接引流入洗衣机内筒的目的。
为了解决所述的技术问题,达到所述的技术效果,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的基本设计思路为:
一种洗衣机进水结构,其包括内部中空形成进水流道的传动轴,传动轴的进水端对应插入动密封座围成的腔室内,传动轴与动密封座的对应插接处安装有一圈动密封圈。
进一步,动密封圈包括一圈外周壁与动密封座的插接口内壁相贴合接触的密封唇,密封唇的内周壁设有径向凸出延伸的支撑筋,支撑筋的延伸端与传动轴插入端的外壁相动密封接触。
进一步,动密封圈的密封唇的内周间隔排布有多条支撑筋,各支撑筋的延伸端均与传动轴的插入端外壁相密封接触;
进一步,各支撑筋的延伸端经连接筋相连接。
进一步,密封唇内部镶嵌有刚性材质构成的骨架,所述骨架为沿动密封圈周向方向连续、或间隔延伸的弧形结构。
进一步,动密封座包括相连通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为与传动轴同轴设置的筒状腔室,第二腔室为一端封闭、另一端与第一腔室相连通,第一腔室的径向宽度大于第二腔室,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对应端同竖直面设置、并经连接壁相连接;传动轴自筒状第一腔室远离第二腔室的一端插入、并抵触于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相连的连接壁。
进一步,动密封圈靠近第二腔室的一端面设有至少一圈径向凸出的动密封筋,动密封筋的凸出端与连接壁相密封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海尔滚筒洗衣机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海尔滚筒洗衣机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740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