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避免智能交互设备非法采集信息的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73492.6 | 申请日: | 2019-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510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李均;刘文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L15/22 | 分类号: | G10L15/22;G10L15/20;G06F9/4401;H04R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王玉双 |
地址: | 100088 北京市西城区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避免 智能 交互 设备 非法 采集 信息 装置 | ||
本申请提供一种避免智能交互设备非法采集信息的装置,其中,智能交互设备包括第一采集部件;装置包括第二采集部件、处理单元和阻断执行组件;其中,第二采集部件用于将采集的环境信号转换为待处理信号;处理单元用于对待处理信号进行分析处理,以及判断待处理信号中是否包含唤醒指令信息;阻断执行组件用于在待处理信号中包含唤醒指令信息的情况下,停止对第一采集部件采集环境信号的阻断。采用前述装置和智能交互设备配合,能够从根本上兼顾避免智能交互设备非法采集信息和不改变用户使用智能交互设备习惯,避免影响用户唤醒智能交互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避免智能交互设备非法采集信息的装置。
背景技术
诸如智能音箱等智能交互设备已经在家庭、办公等应用场景得到应用。以智能音箱为例,用户可以通过声音交互的方式触发智能音箱完成指定的动作。具体的:用户发出的声音被智能音箱的拾音器接收而转换为音频信息,智能音箱的语音识别模块对音频信息进行处理;如果语音识别模块获得唤醒词后则唤醒后续处理模块对音频信息进行处理,拾音器获得的音频信息会持续地发送给后续模块;如果语音识别模块没有检测到唤醒词,则丢弃音频信息。
正常情况下,例如用户在进行私密对话过程中,一般会控制智能音箱处在休眠状态,以避免隐私信息泄露。但是,在智能音箱感染木马病毒等非正常情况下,用户通过声音控制智能音箱休眠的方法可能失效,智能音箱的后续处理可能一直处在隐秘工作状态,获取拾音器生成的语音信息音频信息,并不通过音箱向用户反馈相应的信息(也就是智能音箱出现假休眠状态);如此,智能音箱成为了非法监视用户、获取用户隐私信息的工具。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避免智能交互设备非法采集信息的装置,以利用此装置配合智能交互设备使用,在智能交互设备被设定为休眠状态时阻断采集有效环境信号的功能,同时又能够避免对用户唤醒智能交互设备造成影响。
本申请提供一种避免智能交互设备非法采集信息的装置,其中,所述智能交互设备包括第一采集部件;
所述装置包括第二采集部件、处理单元和阻断执行组件;其中,
所述第二采集部件用于将采集的环境信号转换为待处理信号;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待处理信号进行分析处理,以及判断所述待处理信号中是否包含唤醒指令信息;
所述阻断执行组件用于在所述待处理信号中包含唤醒指令信息的情况下,停止对所述第一采集部件采集环境信号的阻断。
在一具体实施应用中,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判定所述待处理信号中是否包含休眠指令信息;
所述阻断控制部件还用于在所述待处理信号中包含休眠指令信息的情况下,阻断所述第一采集部件对环境信号的采集。
在一具体实施应用中,所述阻断控制部件包括密封口盖和驱动机构;
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密封口盖盖合所述第一采集部件,而阻断所述第一采集部件对环境信号的采集;
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密封口盖打开,而停止对所述第一采集部件采集环境信号的阻断。
在一具体实施应用中,所述第一采集部件和所述第二采集部件均包括拾音器;所述环境信号为音频信号;
所述阻断执行组件包括噪声信号发生器和扬声器;
所述扬声器位于所述密封口盖内;
所述阻断所述第一采集部件对环境信号的采集,包括:所述噪声信号发生器产生白噪声信号,并将所述白噪声信号发送给所述扬声器,以使所述扬声器向所述第一采集部件播放白噪声。
在一具体实施应用中,所述噪声信号发生器产生的白噪声信号为随机白噪声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7349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