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底清洗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572508.1 | 申请日: | 2019-06-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546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 发明(设计)人: | 黄彬;唐宇;施嘉威;赖荣燊;许建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理工学院 |
| 主分类号: | B63B59/08 | 分类号: | B63B59/08 |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戚东升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吸水腔 内壳体 清洗装置 船底表面 外壳体 外壳体上端 推进组件 出水口 进水口 吸附 高压水喷射 朝下设置 高压水柱 间隔设置 清洁效率 向上延伸 行走机构 出水 壳体 喷出 拖出 吸入 船体 连通 喷射 清洗 开口 自动化 清洁 水面 延伸 | ||
1.一种船底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套置的内壳体(1)和外壳体(2),内壳体(1)和外壳体(2)间隔设置以在内壳体(1)和外壳体(2)之间形成吸水腔(3),吸水腔(3)的吸水腔进水口(31)朝下设置并延伸至内壳体(1)的下端,外壳体(2)上端开设有连通吸水腔(3)并向上延伸的开口以形成吸水腔出水口(32),吸水腔出水口(32)内设有水流推进组件(33),通过水流推进组件(33)能将外界的水从延伸至内壳体(1)下端的吸水腔进水口(31)吸入到吸水腔(3)内并从外壳体(2)上端的吸水腔出水口(32)喷出,使船底清洗装置能吸附于船底表面上,内壳体(1)的底部设有能使船底清洗装置行走于船底表面上的行走机构(11),内壳体(1)中设有能从内壳体(1)的底部喷射出高压水柱以对船底表面进行清洗的高压水喷射组件(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底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水喷射组件(12)包括能相对内壳体(1)底部沿直线往复运动的喷射头(121),内壳体(1)中设有与喷射头(121)相连通的高压水泵(1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底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水喷射组件(12)还包括与喷射头(121)螺纹穿套连接的螺杆(123)和连接在内壳体(1)中并能驱动螺杆(123)转动的螺杆驱动电机(124),螺杆(123)的转动能带动喷射头(121)沿螺杆(123)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船底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腔出水口(32)内侧上设有一个高压水泵进水口(321),高压水泵进水口(321)通过连接管与高压水泵(122)的进口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底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流推进组件(33)包括固定连接在吸水腔出水口(32)内的水流推进电机(331)以及连接在水流推进电机(331)的输出轴上的若干螺旋叶片(33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船底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机构(11)包括设在内壳体(1)底部两侧上的行走轮组件(111)以及设在内壳体(1)中并与行走轮组件(111)机械传动连接的行走轮驱动电机(11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船底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轮组件(111)包括四个行走轮(1111),四个行走轮(1111)两两对称地设置在内壳体(1)底部的两侧上,内壳体(1)中设有两个行走轮驱动电机(112),每一行走轮驱动电机(112)均通过皮带传动连接同一侧上的两个行走轮(1111),使当分别控制两行走轮驱动电机(112)的转速能实现船底清洗装置的差速转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船底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轮(1111)的外周上设有若干软质刷毛(11111),通过软质刷毛(11111)能对船底表面进行清洁。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船底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2)上设有一接线口(21),通过接线口(21)使船底清洗装置能与外部的铠装关电复合缆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船底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2)上设有便于勘察船底情况的二轴摄像头(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理工学院,未经厦门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7250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船舶保护专用防撞装置
- 下一篇:一种曲面清污机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