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促进凝血的丝素-多肽电纺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72186.0 | 申请日: | 2019-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487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杨明英;雷芳;帅亚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L24/00 | 分类号: | A61L24/00;A61L24/10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2 | 代理人: | 李亦慈;唐银益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促进 凝血 丝素 多肽 电纺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凝血的丝素‑多肽电纺膜及其制备方法,以家蚕丝素蛋白为载体,添加多肽GPRPPSEHLQIT制成的电纺膜,主要用于促进凝血,是一种可以靶向结合人纤维蛋白原的凝血材料,包括将蚕茧脱胶后溶解、过滤、透析、浓缩、冻干,获得丝素冻干粉等步骤,本发明中使用的多肽为自行筛选得到的多肽,对比其余多肽,可以特异性靶向结合人纤维蛋白原,该多肽通过在电纺膜上富集人纤维蛋白原,有利于在膜表面形成纤维蛋白网状结构,促进凝血,该电纺膜所使用的丝素为天然高分子蛋白,对比其余无机材料或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生物相容性更好,安全性更高,且制作方便,便于量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凝血材料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促进凝血的丝素-多肽电纺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凝血材料的研究与应用一直是医学研究的重要领域。无论是日常生活,临床手术甚至战争等造成的创伤流血,促凝血材料的应用对于快速止血、挽救生命等具有重要意义。而血液凝固的本质便是血液中纤维蛋白原变成纤维蛋白的过程,纤维蛋白原作为凝血因子I,对凝血功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因此,具有能够靶向结合纤维蛋白原能力的凝血材料可以高度富集人纤维蛋白原,有利于创伤部位纤维蛋白网状结构的形成,进一步促进凝血。
家蚕丝素蛋白作为一种天然高分子蛋白,具有极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易于加工成型和良好的力学性能等优点,常被加工成为膜、凝胶、支架等材料用于再生医学等领域。多肽GPRPPSEHLQIT(SED ID NO:1)能够靶向结合人纤维蛋白原,加入凝血材料中可以使人纤维蛋白原富集在材料表面,进而促进凝血。相对于噬菌体等展示该段序列的材料,多肽的纯度更高,能够更大程度地在材料表面富集人纤维蛋白原,而且多肽的安全性、生物相容性都更优秀,更适合用于生物材料。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电纺膜具有纳米纤维结构,且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以及更大的孔隙率,其结构特征与许多天然组织器官相似,由丝素制成的电纺膜常被用做生物材料。丝素电纺膜的粗糙表面结构对比其余表面光滑的凝血材料,在血液流动状态下对蛋白有更好的黏附力,利于在伤口处形成血栓,促进血液凝固,伤口愈合。但传统的丝素电纺膜只能通过表面的静电吸附等作用黏附蛋白,不能靶向地结合蛋白,而人纤维蛋白原作为能显著影响凝血能力的蛋白,为了能在材料表面靶向地结合人纤维蛋白原,我们添加了能够靶向结合人纤维蛋白原的多肽GPRPPSEHLQIT(SED ID NO:1),制成了丝素-多肽电纺膜。该电纺膜可以在表面靶向地结合血液中的人纤维蛋白原,有利于在材料表面形成纤维蛋白网络状结构,促进伤口凝血。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传统凝血材料领域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可以靶向结合人纤维蛋白原的丝素-多肽电纺膜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为以家蚕丝素蛋白为载体,添加多肽GPRPPSEHLQIT(SED ID NO:1)制成的电纺膜,对比传统的凝血材料以及纯丝素电纺膜的凝血效果要更佳。本发明制备的丝素-多肽电纺膜主要用于促进凝血,是一种可以靶向结合人纤维蛋白原的凝血材料。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凝血的丝素-多肽电纺膜,所使用的多肽序列为GPRPPSEHLQIT(SED ID NO:1),多肽浓度为0.2mg/mL——10mg/mL。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本发明所述的电纺膜为丝素纳米纤维交织而成,多肽均匀分布在纳米纤维中。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促进凝血的丝素-多肽电纺膜的制备方法,所采用的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1)将蚕茧脱胶后溶解、过滤、透析、浓缩、冻干,获得丝素冻干粉;
2)将丝素冻干粉、多肽GPRPPSEHLQIT(SED ID NO:1)与六氟异丙醇溶液混合均匀;
3)将步骤2)所得混合溶液进行静电纺丝,即得到丝素-多肽电纺膜。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本发明所述的步骤2)使用的丝素冻干粉:六氟异丙醇溶液的质量比为2:98——20: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721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菌敷料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质金属蛋白酶敏感的可注射水凝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