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回转舵桨加强肘板余量切割线的确定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571404.9 | 申请日: | 2019-06-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820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2 |
| 发明(设计)人: | 苏福星;王伟;彭秀清;李家院;石保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3B73/20 | 分类号: | B63B73/20;G06F30/20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颜希文;黄华莲 |
| 地址: | 5107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回转 加强 余量 切割 确定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船舶舵桨装置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全回转舵桨加强肘板余量切割线的确定方法,在全回转舵桨上建立空间坐标系,取底部封板与全回转舵桨加强肘板的其中三个交点为基准点B(x2,y2,Z2)、C(x3,y3,Z3)、D(x4,y4,Z4),根据公式确定底部封板与加强肘板的交点Hn(En,Fn,Zn),其中三个基准点的坐标值以及交点的x和y坐标值可通过在现场直接用卷尺测量或者根据设备资料在坐标系中测量换算,同一块加强肘板将首尾两点的坐标连接起来即可得到全回转舵桨加强肘板余量切割线,测量工具简单,无需用到全站仪,而且可以由本部门人员随时操控,无需受限于外部门,同时,采用该方法可以有效节省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减少复查工作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舵桨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全回转舵桨加强肘板余量切割线的确定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复杂线型下全回转舵桨加强肘板余量切割线的确定主要是采用全站仪的机载软件通过建立虚拟平面的方式。这种方式测量存在死角,对测量位置有较大的限制,而且需要不断的转站才能将一个平面的点画出来连成线,累积误差较大。同时该方法还存在以下明显的不足与缺陷:
1、需要全站仪,测量工具笨重复杂。
2、测量主体为外部门,受外部门人员及工作计划的影响,时间节点与结果准确性受干扰,容易产生互相推诿现象。
3、复查工作量大,需要重复全回转舵桨加强肘板余量切割线的测量工作。
4、测量时间长,时间成本和人工成本以及仪器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回转舵桨加强肘板余量切割线的确定方法,测量工具简单,且测量人工成本和时间成本较低,复查工作量较少。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全回转舵桨加强肘板余量切割线的确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以全回转舵桨的基座平面为xy平面,以全回转舵桨基座平面的中心点为原点,以全回转舵桨基座平面的垂线为z轴建立空间坐标系;
S2:在靠近船体外板的位置取全回转舵桨底部封板与全回转舵桨加强肘板的其中三个交点,分别为B(x2,y2,Z2)、C(x3,y3,Z3)、D(x4,y4,Z4);
S3:根据船体外板线型,现场直接测量B、C、D三点的高度坐标值分别为Z2、Z3、Z4;
S4:结合全回转舵桨设备资料,在空间坐标系中测量B、C、D三点的x坐标值分别为x2、x3和x4,y坐标值分别为y2、y3、和y4;
S5:以B、C、D三点为基准,确定全回转舵桨底部封板与全回转舵桨加强肘板的交点Hn(En,Fn,Zn),Hn的x坐标值和y坐标值通过全回转舵桨设备资料在空间坐标系中测量,Hn的高度坐标值通过公式Zn=(Z2-Z3)(En-x3)/(x2-x3)+(y4-Fn)(Z4-Z2)/(y4-y2)+Z4+Z3-Z2确定;
S6:确定每块加强肘板首尾两端点的两个高度坐标值H1、H2,H1和H2连线即为该加强肘板的余量切割线。
进一步优选地,在上述步骤S1中,对每一块加强肘板依次进行标号。
进一步优选地,在上述步骤S6中,将对应标号的加强肘板首尾两端点的高度坐标值H1和H2记录在表格中。
进一步优选地,在上述步骤S6中,对照表格中的每一加强肘板的高度坐标值H1和H2,用卷尺量出相应高度分别连线并在加强肘板上标记切割线的位置。
进一步优选地,对照每一加强肘板的切割线位置进行余量切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未经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7140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