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纳米纤维多孔膜的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571154.9 | 申请日: | 2019-06-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842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 发明(设计)人: | 崔建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沃隆峰英鸿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4H3/007 | 分类号: | D04H3/007;D04H3/03;D01D5/00;D06M10/02;D06B15/00;D01F8/10;D01F8/16 |
| 代理公司: | 南京源古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0 | 代理人: | 马晓辉 |
| 地址: | 1162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纳米纤维 多孔膜 热处理加工 超声降解 静电纺丝 制备 耐腐蚀性能 热处理工艺 断层现象 使用寿命 原料加工 原料选取 珠状缺陷 再利用 原液 生产成本 存储 节约 检验 制作 加工 健康 | ||
1.一种复合纳米纤维多孔膜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一,原料选取;步骤二,原料加工;步骤三,原液制作;步骤四:静电纺丝;步骤五,超声降解;步骤六,热处理加工;步骤七,检验存储;其特征在于:
其中在上述步骤一中,按照各组分的重量份数分别为:15-25份的聚偏二氟乙烯、20-30份的溶质、15-25份的聚三氟乙烯、10-20份的聚苯胺、2-4份的聚苯乙烯磺酸共聚物、10-20份的抗氧化剂、1-3份的稀释剂、5-10份的溶剂、1-2份的抗菌添加剂和2-4份的催化剂进行选取;
其中在上述步骤二中,将反应釜清洗干净,倒入抗菌添加剂,缓慢搅拌20min,再加入聚偏二氟乙烯、聚三氟乙烯,升高温度至80℃,持续搅拌,再缓慢兑入聚苯胺、聚苯乙烯磺酸共聚物,加热1-2h,继续兑入抗氧化剂与稀释剂,静置冷冻1-2h;
其中在上述步骤三中,将步骤二中反应釜兑入溶质与溶剂,持续搅拌20min,搅拌完成后兑入催化剂,加热1-2h,随后静置冷却30min,得到纳米纤维高分子原液;
其中在上述步骤四中,人工将纳米纤维高分子原液倒入静电纺丝机器中,静电纺丝机器针头喷口直径为2-3mm,环境温度为30-50℃,电压为30-40kv,空气相对湿度为30-50%,滚筒转速为500r/min,开启静电纺丝机器,利用静电纺丝喷头将纳米纤维高分子原液从喷嘴喷出,经过静电纺丝加工,将高分子原液拉丝成纳米纤维网;
其中在上述步骤五中,利用纳米纤维网放置在超声机器中,开启超声机,超声机功率为500W,持续超声降解20min,取出静置,得到降级的纳米纤维多孔膜;
其中在上述步骤六中,将纳米纤维多孔膜放置在烘干机中进行干燥,烘干机温度为60-80℃,干燥50min,再将其进行放入热处理箱中进行热处理加工,温度控制在300-450℃,处理20min,即可得到复合纳米纤维多孔膜;
其中在上述步骤七中,将步骤六中复合纳米纤维多孔膜进行产品检验,检验合格后存储在置料箱中,存放在阴凉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纳米纤维多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抗菌添加剂为水性抗菌添加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纳米纤维多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催化剂为氧化铝或其他氧化催化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纳米纤维多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溶质为二甲基甲酰胺、二苯基甲烷-4、壳聚糖、四氢呋喃与聚乙烯醇中按照4∶2∶1∶2∶1的比例混合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纳米纤维多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溶剂为二甲基甲酰胺、二氯甲烷、离子水、乙醇、异丙醇和甲苯中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纳米纤维多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稀释剂二甲苯、丙酮和苯乙烯中的一种或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纳米纤维多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聚苯乙烯磺酸共聚物为聚苯乙烯、四氯化锡、二氯乙烷和水按照3∶3∶2∶1的比例聚合而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纳米纤维多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抗氧化剂丁基羟基茴香醚、二丁基羟基甲苯、茶多酚和叔丁基对苯二酚中的一种或多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纳米纤维多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聚偏二氟乙烯为半结晶态的聚偏二氟乙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沃隆峰英鸿纳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大连沃隆峰英鸿纳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7115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