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分立触觉区域的膝上型计算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70723.8 | 申请日: | 2019-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588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发明(设计)人: | K·J·汉德恩;D·C·马修;B·W·波斯纳;D·H·恩迪施;A·J·勒哈曼;R·Y·曹 | 申请(专利权)人: | 苹果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G06F3/01 |
代理公司: | 11038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邹丹 |
地址: | 美国加***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触觉输出 电子设备 分立 膝上型计算设备 触觉区域 单独区域 第一区域 邻接区域 设备外壳 可接受 感知 触摸 | ||
本公开涉及具有分立触觉区域的膝上型计算设备。本文所述的实施方案涉及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在设备外壳的单独区域中提供分立的触觉输出。这些区域既可接受输入又可提供触觉输出。通常,在第一区域中提供的触觉输出对于触摸邻接区域的用户而言是不可感知的。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专利申请为2018年6月29日提交的名称为“Laptop Computing Device withDiscrete Haptic Regions”(具有分立触觉区域的膝上型计算设备)的美国非临时专利申请No.62/692,447并要求其权益,其公开内容全文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所述实施方案整体涉及电子设备,并且更具体地讲,涉及在电子设备的分立区域中提供多个触觉输出。
背景技术
便携式计算方面的最新进展包括向用户提供触觉反馈以指示便携式计算设备已经接收到触摸或力。触觉反馈的示例包括移动电话上的振动覆盖件或膝上型计算设备上的触控板的振动或“点击”输出。
随着电子设备变得更加紧凑和复杂,可用于提供输入和输出的表面区缩小。同样,用户区分紧凑型设备上的触觉输出的能力减弱,尤其是在将触觉输出提供至设备的整个外壳、覆盖件等的情况下。
发明内容
本文所述的实施方案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其在设备外壳的单独区域中提供分立的触觉输出。这些区域既可接受输入又可提供触觉输出。通常,在第一区域(例如,“分立触觉区域”)中提供的触觉输出对于触摸邻接区域的用户而言是不可感知的。
本文所述的一个实施方案采用膝上型计算设备的形式,膝上型计算设备包括:上部,下部,其可铰接地连接到上部;第一输入设备,其延伸穿过下部或被定位在下部上并且被配置为接受第一输入;第二输入设备,其形成在下部上、被配置为接受第二输入并且包括:第一分立触觉区域;和第二分立触觉区域,其邻接第一分立触觉区域;第一触觉致动器,其耦接到第一分立触觉区域并且被配置为在第一分立触觉区域中产生第一触觉输出;和第二触觉致动器,其耦接到第二分立触觉区域并且被配置为在第二分立触觉区域中产生第二触觉输出;其中第一触觉输出在第二触觉区域中对用户而言是不可感知的,并且第二触觉输出在第一触觉区域中对用户而言是不可感知的。
本文所述的另一个实施方案采用膝上型计算设备的形式,膝上型计算设备包括:上部,显示器,其容纳在上部中;下部,其可铰接地耦接到上部并且包括:顶壳,其限定外表面,和底壳,其耦接到顶壳;键盘,其在顶壳上或延伸穿过顶壳;输入区,其被限定在顶壳上并且包括:第一触觉区域;和第二触觉区域,其邻接第一触觉区域;第一触觉致动器,其在第一触觉区域内耦接到顶壳并且被配置为仅在第一触觉区域中提供第一触觉输出;第二触觉致动器,其在第二触觉区域内耦接到顶壳并且被配置为仅在第二区域中提供第二触觉输出;其中第一触觉区域和第二触觉区域与外表面的其余相连。
本文所述的还有的另一个实施方案采用一种用于通过膝上型电脑的外壳提供触觉输出的方法的形式,方法包括:在触觉输入/输出区中接收输入;确定有待提供触觉输出;以及在触觉输入/输出区中通过操作触觉致动器来生成触觉输出;其中:触觉输入/输出区包括第一触觉输出区域和第二触觉输出区域;第一触觉输出区域和第二触觉输出区域彼此邻接;并且在第一触觉输出区域中提供输出而不是在第二触觉输出中提供输出。
附图说明
本公开通过下面结合附图的具体描述将更易于理解,其中类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类似的元件。
图1为示出了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某些部件的系统图。
图2示出了膝上型计算设备,其包括触觉输入表面和触觉致动器。
图3示出了用户与图2的膝上型计算设备的触觉输入表面进行交互。
图4示出了用户在图2和图3的膝上型计算设备的掌托区中接收触觉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苹果公司,未经苹果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707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