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改性SBA-15分子筛材料及其制法、异丁烷脱氢催化剂及其制法和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570641.3 | 申请日: | 2019-06-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387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 发明(设计)人: | 亢宇;刘红梅;刘东兵;薛琳;吕新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B01J29/03 | 分类号: | B01J29/03;B01J35/10;C07C11/09;C07C5/333 |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王崇;李婉婉 |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改性 sba 15 分子筛 材料 及其 制法 丁烷 脱氢 催化剂 应用 | ||
1.一种改性SBA-15分子筛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SBA-15分子筛材料含有SBA-15分子筛、镁组分和钛组分,其中,以所述改性SBA-15分子筛材料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SBA-15分子筛的含量为20-90重量%,所述镁组分以镁元素计与所述钛组分以钛元素计的含量和为10-30重量%,且所述镁组分以镁元素计和所述钛组分以钛元素计的含量的摩尔比为10-3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SBA-15分子筛材料,其中,所述SBA-15分子筛的比表面积为270-400m2/g,孔体积为0.5-1.5mL/g,平均孔径为4-15nm;
所述改性SBA-15分子筛材料的平均粒径为1-20µm,比表面积为250-380m2/g,孔体积为0.6-1.4mL/g,平均孔径为4-12n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改性SBA-15分子筛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在惰性气体存在下,将SBA-15分子筛、镁组分前驱体和钛组分前驱体在有机溶剂的存在下进行混合接触,得到待喷浆料,然后将所述待喷浆料进行喷雾干燥,其中,所述SBA-15分子筛、镁组分前驱体和钛组分前驱体的用量使得制备的改性SBA-15分子筛材料中,以所述改性SBA-15分子筛材料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SBA-15分子筛的含量为20-90重量%,所述镁组分以镁元素计和所述钛组分以钛元素计的含量和为10-30重量%,且所述镁组分以镁元素计和所述钛组分以钛元素计的含量的摩尔比为10-30: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混合接触的条件包括:温度为25-100℃,时间为0.1-5h;
所述有机溶剂包括脂族或芳香羧酸的烷基酯、脂族醚和环醚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喷雾干燥的条件包括:进风口温度为100-150℃,出风口温度为25-90℃,载气流量为10-50L/s。
5.一种异丁烷脱氢催化剂,所述异丁烷脱氢催化剂含有载体和负载在所述载体上的活性组分,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为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改性SBA-15分子筛材料或由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制备的改性SBA-15分子筛材料,所述活性组分包括铂组分和锡组分,其中,以所述异丁烷脱氢催化剂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载体的含量为96-99.4重量%,所述铂组分以铂元素计的含量为0.2-2重量%,所述锡组分以锡元素计的含量为0.2-2重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异丁烷脱氢催化剂,其中,所述异丁烷脱氢催化剂的平均粒径为5-25µm,比表面积为220-350m2/g,孔体积为0.4-1.2mL/g,平均孔径为4-12nm。
7.一种制备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异丁烷脱氢催化剂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载体在含有铂组分前驱体和锡组分前驱体的溶液中进行浸渍处理,随后依次进行去除溶剂处理、干燥和焙烧,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和含有铂组分前驱体和锡组分前驱体的溶液的用量使得制备的异丁烷脱氢催化剂中,以所述异丁烷脱氢催化剂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载体的含量为96-99.4重量%,所述铂组分以铂元素计的含量为0.2-2重量%,所述锡组分以锡元素计的含量为0.2-2重量%,其中,所述载体为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改性SBA-15分子筛材料或由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制备的改性SBA-15分子筛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浸渍的条件包括:温度为25-50℃,时间为2-6h;
所述干燥的条件包括:温度为110-150℃,时间为3-6h;
所述焙烧的条件包括:温度为600-650℃,时间为5-8h。
9.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异丁烷脱氢催化剂或由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制备的异丁烷脱氢催化剂在异丁烷脱氢制异丁烯中的应用,其中,所述异丁烷脱氢制异丁烯的方法包括:在催化剂和氢气的存在下,使异丁烷进行脱氢反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7064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充电底座的舞台灯具
- 下一篇:一种冷轧轧机快速穿带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