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杉木的含茶皂素杉木专用肥及其施肥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570028.1 申请日: 2019-06-27
公开(公告)号: CN110436987A 公开(公告)日: 2019-11-12
发明(设计)人: 潘波;曹继钊;王会利;唐健;覃其云;邓小军;石媛媛;覃祚玉;宋贤冲;赵隽宇 申请(专利权)人: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主分类号: C05G3/00 分类号: C05G3/00;C05G3/04;A01C21/00
代理公司: 南宁胜荣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5126 代理人: 关文龙
地址: 530002 广*** 国省代码: 广西;4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杉木 茶皂素 专用肥 施肥 乙酸 光合作用效率 复混肥料 平衡调节 土壤环境 养分缓释 营养分配 有机质 茶多酚 氮茚基 海藻渣 抗旱性 重量份 抗菌 磷素 树高 胸径 应用 改良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杉木的含茶皂素杉木专用肥及其施肥方法,属于林产复混肥料领域,该含茶皂素杉木专用肥,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N 84~147份、P2O5 126~225份、K2O 105~202份、有机质337~439份、茶皂素14~27份、水溶性Si 0.07~2.4份、Mn 0.02~1份、茶多酚1.05~3.19份、氮茚基乙酸0.17~2.33份、海藻渣0.13~4.95份,本发明具有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增强抗菌、抗病虫和抗旱性,提高磷素利用率,改良土壤环境,养分缓释长效等多种功能,同时还能起到综合平衡调节营养分配的功效,具有提高含茶皂素专用肥的利用率,提高杉木平均树高和平均胸径的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属于林产复混肥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杉木的含茶皂素杉 木专用肥及其施肥方法。

背景技术

杉木(Cuninhamia lanceolata)属杉科(Taxodiaceae)杉木属常绿乔木,是 我国特有的、著名的优良速生用材树种,是我国南方各省区的最主要造林树种, 其造林面积和蓄积位居我国人工林首位。我国人工林面积占世界人工林面积的 1/4,而我国杉木人工林面积占全国人工林面积的1/4,在陕西、河南、安徽、江 苏、浙江、福建、江西、四川、重庆、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均有分布,栽培历 史悠久,分布面积辽阔,木材产量占全国商品材的20%~25%,因此,杉木人工 林对我国经济发展木材的供应具有重要作用,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有计划地、因地制宜地经营和发展杉木人工林,对于扩大我国森林资源,改 善生态环境,提供大量针叶用材和林产品,满足国家经济建设需要,都具有重要 战略意义。

长期以来,由于不合理的林业经营措施,如炼山及连续栽杉等,引起杉木林 地地力衰退,林木生产量下降,为达到速生丰产的经营目的,须经过人为的施肥 措施来改善土壤的养分比例。

但目前尚未发现有专门针对杉木使用,用于提高杉木产量和品质的肥料的相 关报导。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全面满足在广西栽种的杉木生长 所需的营养成分,该专用肥具有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增强抑菌、抗病虫和抗旱性, 提高磷素利用率,改良土壤,养分缓释长效等多种功能,还能起到综合平衡调节 营养分配的功效;同时具有提高肥料利用率,提高杉木平均树高和平均胸径的功 能。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含茶皂素杉木专用肥,以重量份为单位,包括以下原料:N 84~147份、 P2O5126~225份、K2O 105~202份、有机质337~439份、茶皂素14~27份、 水溶性Si 0.07~2.4份、Mn 0.02~1份、茶多酚1.05~3.19份、氮茚基乙酸0.17~ 2.33份、海藻渣0.13~4.95份。

优选地,作基肥用的含茶皂素杉木专用肥,包括以下原料:N 84~147份、 P2O5 126~210份、K2O 105~168份、有机质420~439份、茶皂素14~20份、 水溶性Si 0.07~2份、Mn0.02~0.86份、茶多酚1.05~2.73份、氮茚基乙酸0.17~ 1.61份、海藻渣0.13~3.07份。

优选地,作追肥用的含茶皂素杉木专用肥,包括以下原料:N 112~135份、 P2O5180~225份、K2O 157~202份、有机质337~368份、茶皂素19~27份、 水溶性Si 0.12~2.4份、Zn 0.2~1份、Fe 0.2~1.5份、B 0.2~1份、Cu 0.23~1.07 份、Mn 0.1~1份、茶多酚1.2~3.19份、氮茚基乙酸0.28~2.33份、海藻渣0.35~ 4.95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700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