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调器控制方法和空调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69129.7 | 申请日: | 2019-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462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刘金龙;刘聚科;杨晓慧;吕兴宇;徐贝贝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64 | 分类号: | F24F11/64;F24F11/58;F24F11/523;F24F11/65;F24F11/54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周容 |
地址: | 26610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器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接收检测模块的采样数据以获得室内换热器表面积尘状态;当室内换热器表面积尘状态超过预设临界状态时,控制开启自清洁功能。还公开了一种空调器。本发明所公开的空调器控制方法,根据室内换热器表面积尘状态判断自清洁功能的启动条件,而不是根据累积运行时间判断自清洁功能的启动条件,充分考虑了室内外环境尘源变化对累积积尘量的影响。自清洁的启动控制更为准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以及一种采用该控制方法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空调器长时间放置或使用后,在空调器内会存在大量的尘垢。这些尘垢附着在室内机的换热器上,一方面会降低换热器的换热性能,导致空调器性能下降;另一方面,尘垢附着容易滋生细菌,形成霉斑。这些细菌和霉斑会在空调器内产生异味,如果不及时清理,可能会影响空调用户的身体健康。
为解决这一问题,现有技术中提供了许多自清洁控制方法,如中国专利申请(公开号CN105783199A)中所公开的技术方案:一种空调器智能自清洁方法,包括:判断空调器是否满足执行自清洁的启动条件;如果满足,空调器开启自清洁处理功能,执行换热器的自清洁处理。其中,满足执行自清洁处理的启动条件为:同时满足室内有人的条件,空调器的累计运行时间大于设定累计运行时间阈值的条件,室内环境温度大于设定环境温度的条件,室内环境湿度大于设定环境湿度的条件,以及空调器处于关机状态的条件;或者同时满足室内在设定持续时间无人的条件,空调器的累计运行时间大于所述设定累计运行时间阈值的条件以及空调器处于关机状态的条件。通过上述的控制方法兼顾空调效果和自清洁效果。
在上述方法中,空调器累积灰尘的程度仅通过累计运行时间这一个参数判断。实际上,空气中的污染物质包括粉尘、烟、烟雾、各种气体和微生物,仅通过累计运行时间很难准确地判断污染物积累程度。尤其是粒径较小的粉尘积累后清除较为困难,如果空调器对污染物的积累程度判断不准确,将严重影响自清洁功能的使用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仅通过累计运行时间判断空调器累积灰尘的程度,导致判断不准确,使得自清洁功能无法及时开启,降低自清洁功能的使用效果的问题,提供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
空调器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检测模块的采样数据以获得室内换热器表面积尘状态;
当室内换热器表面积尘状态超过预设临界状态时,控制开启自清洁功能。
同时还公开一种空调器,采用空调器控制方法,所述空调器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检测模块的采样数据以获得室内换热器表面积尘状态;
当室内换热器表面积尘状态超过预设临界状态时,控制开启自清洁功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空调器控制方法,根据室内换热器表面积尘状态判断自清洁功能的启动条件,而不是根据累积运行时间判断自清洁功能的启动条件,充分考虑了室内外环境尘源变化对累积积尘量的影响。自清洁的启动控制更为准确。
结合附图阅读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发明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 是本发明所公开的空调器控制方法第一种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所公开的空调器控制方法第二种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是判断室内换热器表面积尘状态的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691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