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产养殖用的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568033.9 | 申请日: | 2019-06-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572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5 |
| 发明(设计)人: | 彭健;闵军;胡晓珂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R1/23;C12R1/125;C12R1/01;C12R1/11;C12R1/46 |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李颖 |
| 地址: | 26400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产 养殖 微生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制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产养殖用的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菌剂发酵获得混合菌培养物;其中,混合菌为按重量百分比计,嗜酸乳杆菌10‑25%、枯草芽孢杆菌10%‑20%、双歧杆菌8%‑20%、光合细菌8%‑25%、巨大芽孢杆菌12%‑20%、粪链球菌5%‑15%和硝化菌4%‑12%。本发明中的微生物菌种通过牡蛎粉吸附,使各微生物菌种获得有利生存空间,缓解外界环境刺激,使得微生物菌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高效性,施加至水体后能快速繁殖形成优势种群,快速分解水产养殖水体中的大分子有机质、残饵粪便等,降解水体中的氨氮、磷、亚硝酸盐、硫化氢等物质,净化水质,提高水体溶氧含量,抑制有害病菌和有害藻类的滋生,改善水生动物肠道环境,增强体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制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产养殖用的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水产养殖是指在人为控制下繁殖、培育和收获水生产品的生产活动,包括在人工饲养管理下从苗种养成水产品的全过程。水体是水产动物生存生长所必须依赖的环境,水质的好坏是水产养殖特别是集约化养殖成败的关键。目前的水产养殖模式还大都是以多品种、高密度、大量施肥投饵从而获得高产量的传统养殖模式,人类的活动和养殖对象自身的分泌物和排泄物、饵料过剩、药物残留等因素极易导致养殖水体污染,水质因子平衡失调,使得水中氨氮、磷、亚硝酸盐、硫化氢等物质迅速升高,引起水产养殖动物发病甚至大批量死亡。
微生物菌剂是从天然环境中筛选出来的微生物菌体,经培养、繁殖后制成的含有大量有益菌的活菌制剂,已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污水处理、水改良土壤、堆肥除臭等众多领域。当前以抗生素、激素、防腐剂为主的饲料药物添加剂给水产养殖业生产带来了很大的效益,这类饲料能够达到部分控制疾病发生、促进养殖动物生长的目的,但由此带来的药物残留、二次污染、水产品质量安全等问题愈发严重。而微生物菌剂主要通过调节水环境微生物平衡,拮抗致病微生物,降解养殖过程中有机废物等来达到提高水生生物的免疫力、抗病力、促生长和净化水质等作用,具有种类全、配伍合理、功能性强、经济效益高等优良特点。
因此,开发和推广一种具有保健、防疫和促生长的水产养殖用微生物菌剂来替代含有抗生素、激素、防腐剂的饲料已成为当务之急。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目前水产养殖的中水体底部污染严重等问题,提供了一种水产养殖用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水产养殖用的微生物菌剂,菌剂发酵获得混合菌培养物;其中,混合菌为按重量百分比计,嗜酸乳杆菌10%-25%、枯草芽孢杆菌10%-20%、双歧杆菌8%-20%、光合细菌8%-25%、巨大芽孢杆菌12%-20%、粪链球菌5%-15%和硝化菌4%-12%。
所述混合菌为按重量百分比计,嗜酸乳杆菌16%-18%、枯草芽孢杆菌13%-15%、双歧杆菌12%-15%、光合细菌14%-18%、巨大芽孢杆菌15%-17%,粪链球菌9%-12%,硝化菌7%-10%。
上述各菌株中,嗜酸乳酸菌应用于水产养殖可改善水体环境、在宿主体内定植而抑制病原菌的增殖、补充必要的营养物质、维持微生态平衡及增强机体免疫机能,且能在水体环境中良好生存并发挥优势菌群作用。
枯草芽孢杆菌能大量消耗水体中的有机质,将其分解为小分子有机酸、氨基酸及氨,改善水质,为单胞藻提供营养,净化水质。双歧杆菌是一种重要的肠道有益微生物。双歧杆菌作为一种生理性有益菌,对水产动物健康具有生物屏障、营养作用、免疫增强作用、改善胃肠道功能、抗衰老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6803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