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粘结剂、硅基负极片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66917.0 | 申请日: | 2019-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501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闫建华;张逸俊;王啸;张苑苑;李光;俞建勇;丁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62 | 分类号: | H01M4/62;H01M4/1395;H01M4/1393;H01M4/04;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王婧 |
地址: | 2016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粘结 负极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粘结剂、硅基负极片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硅基负极片的制备方法包括:将不同分子量的聚偏氟乙烯通过球磨机混料,获得复合粘结剂;将复合粘结剂溶解于有机溶剂,获得粘结剂胶液;将导电剂分散于粘结剂胶液中,获得导电胶液;将硅碳复合材料粉末及有机溶剂添加至导电胶液中,制得电极浆料;将电极浆料涂布于负极集流体上,将所得涂布有电极浆料的集流体进行真空高温去溶剂处理;对所得的负极极片进行辊压,得到硅基负极片。所制备的硅基负极片能够有效改善锂电池电极材料性能,提高电池的倍率性能和循环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性能复合粘结剂、基于此粘结剂的硅基负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储能电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高、工作电压高、无记忆效应、循环寿命长,被广泛用于智能可穿戴设备及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然而,由于锂离子电池应用工况复杂,人们对其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安全性能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发高能量密度硅负极(理论比容量4200mAh·g-1)以代替目前石墨负极(理论比容量372mAh·g-1)是改善锂离子电池性能的一个重要途径。然而,在充放电过程中,硅材料体积变化巨大(远高于石墨),引起自身粉化,造成活性物质从集流体脱落,导致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差。采用抑制电极膨胀的粘接剂,是解决硅体积膨胀问题的重要方法。粘结剂能够将硅碳复合材料、导电剂以及集流体紧密粘结在一起,从而稳定电极结构,解决硅体积膨胀。
目前常用的锂离子电池粘结剂包括苯乙烯-丁二烯橡胶(SBR)、丙烯腈的多元共聚物(LA系列聚合物)以及聚偏氟乙烯(PVDF)类。SBR与极性电解液的亲和性较差,导致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在粘结剂中传导困难,电池内阻增加,难以满足锂电池尤其是动力电池对大倍率充放电的需求。LA系列聚合物玻璃化转变温度过高,极片易变硬变脆,致使其加工性能差。例如,在涂布过程中易开裂,在辊压后易产生条纹,这些都制约了其在锂电池尤其是动力电池中的应用。传统PVDF(分子量约为100万)虽然具有较好的电化学稳定性,优异的柔韧性,但是其与电解液中的丙烯碳酸酯作用时容易发生溶胀,造成电极结构变形,同时其粘结力降低,导致电池的循环性能变差,这限制了PVDF在抑制硅基负极膨胀方面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性能复合粘结剂、基于此粘结剂的硅基负极片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硅基负极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重均分子量为150万-300万的聚偏氟乙烯10-80wt%,重均分子量为80万-140万的聚偏氟乙烯10-70wt%以及重均分子量为20万-60万的聚偏氟乙烯0-60wt%通过球磨机混料,获得复合粘结剂;
步骤2:将步骤1所得的复合粘结剂溶解于有机溶剂,获得粘结剂胶液;
步骤3:将导电剂分散于步骤2所得的粘结剂胶液中,获得导电胶液;
步骤4:将硅碳复合材料粉末及有机溶剂添加至步骤3所得的导电胶液中,制得电极浆料;
步骤5:将步骤4所得的电极浆料通过自动涂布机涂布于负极集流体上,获得涂布有电极浆料的集流体;
步骤6:将所得涂布有电极浆料的集流体进行真空高温去溶剂处理;
步骤7:对所得的负极极片进行辊压,得到硅基负极片。
优选地,所述的硅碳复合材料为硅基与碳基材料的混合物。更优选地,所述的碳基材料为硬碳、软碳、天然石墨以及人造石墨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地,所述的硅基材料为微米硅、纳米硅、氧化亚硅以及氧化硅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的导电剂为乙炔黑、科琴黑、碳纤维和Super P中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有机溶剂为N-甲基吡咯烷酮、乙腈和二甲基甲酰胺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669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