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机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566574.8 | 申请日: | 2019-06-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562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 发明(设计)人: | 袁帅;黄少峰;董龙跃;刘振峰;吕艳红;任亚鹏;赵聪;刘喆;许振成;王泽圣;刘超;丛鑫;董科;王鹏;余炎冰;何金同;崔乾;王加琦;黎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C69/80 | 分类号: | C07C69/80;C07C69/24;C07C69/50;C07C69/06;C07C67/08;C07C305/06;C07C303/24;C07C47/21;C07C45/74;C07C49/203;C07C31/125;C07C29/17;C07C43/11;C07C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4006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1.一种有机化合物,其结构式为式I:
其中,R4为H,R1、R2、R3为碳数为整数的烷基或H;R1、R2、R3、R4的总碳数为0-3,R5与R6结构相同且均为1-3个碳的饱和烷基,R1=R2=CH3;当R5与R6的碳数均为1时,R3=R4;当R5与R6的碳数均为2时,R3=R4=H;A为聚氧烯基醚基团或硫酸盐化的聚氧烯基醚基团,所述的聚氧烯基醚和硫酸盐化的聚氧烯基醚中环氧化合物的加成数为3-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氧烯基醚为环氧乙烷聚合物、环氧丙烷聚合物、环氧丁烷聚合物、环氧异丁烷聚合物中的一种或上述环氧化合物的共聚物;所述的硫酸盐化的聚氧烯基醚为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环氧丁烷、环氧异丁烷分别单独聚合或共聚物的硫酸盐;所述的硫酸盐化的聚氧烯基醚的反离子为钠离子、钾离子或铵根离子。
3.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如下结构的化合物B:
丙醛、丁醛、戊醛或异戊醛中的一种或多种为反应底物,在催化剂存在下,温度0-150℃,反应压力0.1-10MPaA,在底物的饱和蒸气压以上进行缩合反应得到化合物B;
(2)制备如下结构的化合物C:
将化合物B与丙酮、甲乙酮、甲基丙基酮、甲基异丙基酮、甲基异丁基酮中的一种或多种在催化剂及温度0-150℃下反应;反应压力为0-10MPaA,在底物的饱和蒸气压以上反应得到化合物C;
(3)制备如下结构的化合物D:
将化合物C与氢气在温度60-250℃,反应压力0.1-30MPaA下反应得到化合物D;反应压力0.1-30MPaA;
(4)式I所示的化合物中A为聚氧烯基醚基团时,制备方法为:化合物D与环氧化合物在催化剂存在下反应得到,所述的催化剂为BF3与全氟烷基乙硫醇的络合物,其中氟烷基的碳数为2-12;先将化合物D与环氧乙烷、环氧丙烷中的一种或两种在催化剂存在下反应制备加成数为1~4的聚氧烯基醚化合物;催化剂为BF3与全氟烷基乙硫醇的络合物,其中氟烷基的碳数为2-12;反应温度为30-180℃;然后再将聚氧烯基醚化合物与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环氧丁烷、环氧异丁烷中的一种或多种在碱性催化剂下反应,反应温度30-180℃,制备加成数为4-30的聚氧烯基醚化合物;
或式I所示的化合物中A为硫酸盐化的聚氧烯基醚时,制备方法为:步骤(4)制备的产物与硫酸或三氧化硫进行磺化反应,磺化后的产物用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氢氧化钾、碳酸钾、碳酸氢钾、氨、碳酸铵、碳酸氢铵中的一种或多种中和得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制备化合物B使用的催化剂为NaOH、KOH、三乙胺、碱性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催化剂占原料总重量的0.1~50%;反应时间0.1~10h。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制备化合物C使用的催化剂为NaOH、KOH、碱性树脂、二甲胺、三乙胺、哌啶、吡啶、甲醇钠、乙醇钠中的一种;催化剂用量与反应原料的摩尔比为0.01-2;酮与化合物B的摩尔比0.1-1;反应时间0.5-60h。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制备化合物C使用的催化剂为铜锌、铜铬、骨架镍合金、负载钯、负载钌、负载铂、负载钴中的一种或多种;采用固定床或搅拌釜加氢工艺,液相停留时间0.2-20h;氢气与化合物C的摩尔比为1.05-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6657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