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泡沫混凝土的原料混合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66553.6 | 申请日: | 2019-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281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3 |
发明(设计)人: | 陈华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仓新亚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C7/06 | 分类号: | B28C7/06;B28C7/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周智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12 | 代理人: | 周雅卿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轴 设备本体 漏板 原料混合设备 泡沫混凝土 进料漏斗 滑槽 内壁 电动机 上端 拨板 开凿 混凝土成品 混凝土领域 固定装置 滑动连接 拉伸弹簧 上端固定 转动连接 转动端 碾碎 侧壁 漏孔 碾锤 外端 贯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泡沫混凝土的原料混合设备,属于混凝土领域,一种泡沫混凝土的原料混合设备,包括设备本体,设备本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进料漏斗,设备本体的上端放置有电动机,电动机的转动端固定连接有转轴,且转轴贯穿进料漏斗的侧壁并与进料漏斗的内壁转动连接,转轴的外端通过固定装置连接有拨板,拨板远离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碾锤,设备本体的内壁开凿有一对滑槽,一对滑槽之间滑动连接有漏板,且漏板位于转轴的下侧,漏板上开凿有均匀分布的多个漏孔,滑槽的内壁和漏板的上端之间固定连接有拉伸弹簧,可以实现便于加快物料投入速度,同时在搅拌前再次对颗粒较大的物料进行碾碎,提高混凝土成品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泡沫混凝土的原料混合设备。
背景技术
泡沫混凝土通常是用机械方法将泡沫剂水溶液制备成泡沫,再将泡沫加入到含硅质材料、钙质材料、水及各种外加剂等组成的料浆中,经混合搅拌、浇注成型、养护而成的一种多孔材料。
现有的泡沫混凝土原料混合设备在使用时,一般是直接购买原料并将原料通过进料漏斗投入设备内部搅拌混合均匀,通常不能再次对原料内的较大颗粒进行筛选,导致混凝土成品的表面有凸点,且现有的原料混合设备的进料漏斗较简单,对进料速度起不到促进作用。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泡沫混凝土的原料混合设备,它可以实现便于加快物料投入速度,同时在搅拌前再次对颗粒较大的物料进行碾碎,提高混凝土成品质量。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泡沫混凝土的原料混合设备,包括设备本体,所述设备本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进料漏斗,所述设备本体的上端放置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转动端固定连接有转轴,且转轴贯穿进料漏斗的侧壁并与进料漏斗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转轴的外端通过固定装置连接有拨板,所述拨板远离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碾锤,所述设备本体的内壁开凿有一对滑槽,一对所述滑槽之间滑动连接有漏板,且漏板位于转轴的下侧,所述漏板上开凿有均匀分布的多个漏孔,所述滑槽的内壁和漏板的上端之间固定连接有拉伸弹簧,可以实现便于加快物料投入速度,同时在搅拌前再次对颗粒较大的物料进行碾碎,提高混凝土成品质量。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漏斗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一对导料板,且一对导料板均位于漏板和转轴之间,导料板具有引导物料的作用,使物料能集中落到漏板的中部,便于碾锤对物料的碾压。
进一步的,所述导料板的下端所在的水平线低于滑槽的内顶端所在的水平线,使漏板回弹时与导料板碰撞,增加漏孔的震动力度,便于物料从漏孔内落下。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拨板远离碾锤的一端的螺杆,所述转轴上开凿有与螺杆相匹配的螺纹孔,且螺杆连接在螺纹孔内,便于将拨板和碾锤从转轴上拆卸更换。
进一步的,所述螺杆的外端连接有限位螺母,且限位螺母位于转轴远离拨板的一侧,使螺杆与螺纹孔连接更紧密,不易脱离。
进一步的,所述转轴上开凿有与拨板相匹配的缺口,所述缺口与螺纹孔相通,在碾锤与漏板接触碾压物料时,由于缺口的存在,分担部分由碾压产生的反作用力,使螺杆不易因碾压力度过大而损坏。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漏斗的内壁均匀涂抹有防粘涂层,便于对进料漏斗的清洁。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方案可以实现便于加快物料投入速度,同时在搅拌前再次对颗粒较大的物料进行碾碎,提高混凝土成品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仓新亚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太仓新亚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665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