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重度盐碱地柳枝稷、黑麦草与苜蓿共生改良土壤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66196.3 | 申请日: | 2019-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378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贾春林;王丽丽;张清平;张进红;吴波;王国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B79/02 | 分类号: | A01B79/02;A01G22/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李桂存 |
地址: | 250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柳枝稷 黑麦草 重度盐碱地 苜蓿草 收获 苜蓿 共生 改良 多年生黑麦草 农作物种植 深耕 生物菌肥 行间条播 行间种植 优质饲草 紫花苜蓿 植株 发酵肥 土壤 盐碱地 条播 刈割 移栽 | ||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重度盐碱地柳枝稷、黑麦草与苜蓿共生改良土壤的方法。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将全盐含量大于0.5%的盐碱地进行深耕,然后每亩混施动物发酵肥和生物菌肥,于第一年7、8月份,移栽柳枝稷植株(2)第二年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柳枝稷刈割后,在行间条播拌多年生黑麦草及紫花苜蓿,行间种植时,每两行黑麦草中间条播一行紫花苜宿(3)第三年5月中下旬收获第一茬苜蓿草和黑麦草,6月上旬收获第一茬柳枝稷草,7月中旬收获苜蓿草和黑麦草,9月中旬收获柳枝稷草,10月上旬收获苜蓿草。本发明通过苜蓿、黑麦草与柳枝稷共生,既有效改良和利用了中重度盐碱地,还同时提供了优质饲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重度盐碱地柳枝稷、黑麦草与苜 蓿共生改良土壤的方法。
背景技术
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是起源于北美的一种热带草原高甘草,属于禾本科黍属,高秆多年生草本C4植物,原用于水土保持,或作为优良牧草或观赏植物。近年来,将 其作为一种新型能源模式作物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发现能够利用木质纤维素生产乙醇、也可用于火力发电等,成为一种重要的植物能源,种植能源作物既是增加能源供应、保护环境,又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黑麦草(学名:Lolium perenne L.)多年生植物,秆高30-90厘米,基部节上生根质软。叶舌长约2毫米;叶片柔软,具微毛,有时具叶耳。穗形穗状花序直立或稍弯;小穗轴 平滑无毛;颖披针形,边缘狭膜质;外稃长圆形,草质,平滑,顶端无芒;两脊生短纤毛。 颖果长约为宽的3倍。目前,黑麦草种植时,多选择土壤相对肥沃,并可以及时排水的地 区,且无法适应于中重度盐碱地种植。
中国是盐碱地大国,分布在西北、东北、华北及滨海地区在内的17个省区,盐碱荒地和影响耕地的盐碱地总面积超过5亿亩。目前,盐碱地土壤改良大概包括水利改良、农业技术改良、生物改良及化学改良。现有技术中,尚未有柳枝稷与苜蓿共生种植从而进行土壤改良的相关报道。
中国专利申请(CN201710472176.0)提供了一种坡地型滨海重盐碱地草坪培育方法,该方法通过铺设排盐系统、灌溉系统等步骤,工程量较大,不适合大面积的盐碱地改良。目前,尚未有通过柳枝稷、黑麦草及苜蓿共生从而达到改良土壤,生产牧草的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重度盐碱地柳枝稷、黑麦草与苜蓿 共生改良土壤的方法,该方法能够减少种间竞争,互补共生,不仅能够有效的改良土壤,同 时,提高牧草产量。
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重度盐碱地柳枝稷、黑麦草与苜蓿共生改良土壤的方法,包括以下步 骤:
(1)将全盐含量大于0.5%的盐碱地进行深耕,然后每亩混施动物发酵肥2000kg和生物菌 肥100kg作为底肥,于第一年7、8月份,移栽2年生以上的柳枝稷植株,株行距为1m× 3m;
(2)第二年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柳枝稷刈割后,在行间条播拌多年生黑麦草及紫花苜蓿,行间种植时,每两行黑麦草中间条播一行紫花苜宿,黑麦草和柳枝稷的行距为50-55cm,播深2cm,播量1000g/亩;
(3)第三年5月中下旬收获第一茬苜蓿草和黑麦草,6月上旬收获第一茬柳枝稷草,7月中 旬收获第二茬苜蓿草和黑麦草,9月中旬收获第二茬柳枝稷草。10月上旬收获第三茬苜蓿 草,以后年份照此收获。
进一步的,所述动物发酵肥具体的发酵过程如下:将小麦秸秆粉粹,将粉碎后的秸秆加入到动物粪便中,洒入氯化锌、黄原酸酯、淀粉,搅拌均匀后密封发酵10-15d即可。
进一步的,所述秸秆的加入量占动物粪便的5-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未经山东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661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使土体盐分均匀分布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红壤旱地控氮培肥降酸增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