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隧道磁阻效应的MEMS微流速传感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65537.5 | 申请日: | 2019-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616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杨波;梁卓玥;张婷;王斌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P5/08 | 分类号: | G01P5/08;B81B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许方 |
地址: | 210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绝缘层 隧道磁阻效应 隧道磁阻 圆柱型 毛发 流速传感器 传感器 灵敏度 电磁激励线圈 传感器安装 饱和磁场 对称分布 高灵敏度 工作磁场 基座组成 流速信号 温度系数 测量带 体积小 刻蚀 磁场 测量 检测 | ||
1.一种基于隧道磁阻效应的MEMS微流速传感器,其特征在于,该传感器包括圆柱型硅毛发体(2)第一隧道磁阻传感器(4)、第二隧道磁阻传感器(5)、绝缘层(6)和底层基座(7)组成;其中,绝缘层(6)位于底层基座(7)的正上方,圆柱型硅毛发体(2)垂直安装在绝缘层(6)的中心位置,第一隧道磁阻传感器(4)和第二隧道磁阻传感器(5)安装在绝缘层(6)的两侧并关于圆柱型硅毛发体(2)对称分布,圆柱型硅毛发体(2)的顶部包含刻蚀的电磁激励线圈(3)用于产生磁场;当沿着水平方向有流速(1)输入时,圆柱型硅毛发体(2)产生偏移,使得第一隧道磁阻传感器(4)和第二隧道磁阻传感器(5)周围的磁场分布失衡,通过对圆柱型硅毛发体(2)两侧第一隧道磁阻传感器(4)和第二隧道磁阻传感器(5)输出电压的测量以实现流速信号的测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隧道磁阻效应的MEMS微流速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隧道磁阻传感器(4)和第二隧道磁阻传感器(5)由矩形块以“蛇形”结构串联而成,位于绝缘层(6)左右中心线AB两侧对称分布,且第一隧道磁阻传感器(4)和第二隧道磁阻传感器(5)位于绝缘层(6)前后中心线CD上对称分布;电磁激励线圈(3)由矩形块以“环形”结构串联而成,位于绝缘层(6)左右中心线AB上,且左右对称分布,同时电磁激励线圈(3)位于前后中心线CD上,且前后对称分布;第一隧道磁阻传感器(4)和第二隧道磁阻传感器(5)位于电磁激励线圈(3)的左右两侧,且第一隧道磁阻传感器(4)和第二隧道磁阻传感器(5)距离电磁激励线圈(3)左右的距离相等,且对称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隧道磁阻效应的MEMS微流速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隧道磁阻传感器(4)和第二隧道磁阻传感器(5)均由六层结构叠加而成,从上至下分别为顶层电极(8)、自由层(9)、隧道势垒层(10)、铁磁层(11)、反铁磁层(12)、底层电极(13);其中,铁磁层(11)的磁场极化方向(15)由铁磁层(11)和反铁磁层(12)的相互作用预先设定,自由层(9)的磁场极化方向(14)由外界电磁激励线圈(3)产生的磁场决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隧道磁阻效应的MEMS微流速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隧道磁阻传感器(4)的两端电极(16、17)通过电极引线由第一、二电极(22、23)引出,其中第一隧道磁阻传感器(4)的前端电极(16)与第一电极引线(22)相连接,第一隧道磁阻传感器(4)的后端电极(17)与第二电极引线(17)相连接;第二隧道磁阻传感器(5)的两端电极(18、19)通过电极引线由第三、四电极(24、25)引出,其中第二隧道磁阻传感器(5)的前端电极(17)与第三电极(24)相连接,第二隧道磁阻传感器(5)的前端电极(18)与第四电极(25)相连接;电磁激励线圈(3)的两端电极(20、21)通过电极引线又第五、六电极(26、27)引出,其中电磁激励线圈(3)的前端电极(20)与第五电极(26)相连接,电磁激励线圈(3)的前端电极(21)与第五电极(27)相连接。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隧道磁阻效应的MEMS微流速传感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对于上层结构部分,抛光硅片(28)并通过掩膜版在硅片(28)上刻蚀台阶,然后通过电镀Cu工艺在硅片(28)非镂空实体的顶部电镀Cu引线生成电磁激励线圈(3);
(2)对于底层结构部分,首先在玻璃基板(29)刻蚀玻璃凹槽并溅射Au电极(30,301,302),Au电极(301,302)在Au电极(30)的两侧并关于Au电极(30)对称分布;其次在Au电极(301,302)的上方沉积复合层制作隧道磁阻传感器(4,5),并在隧道磁阻传感器(4、5)的正上方溅射Au电极(31),Au电极(301、31)作为隧道磁阻传感器(4)的引出电极,Au电极(302、31)作为隧道磁阻传感器(5)的引出电极;而且玻璃基板(29)作为绝缘层(6);
(3)在上层硅结构和底层结构加工完成之后,通过玻璃-硅阳极键合的工艺在Au电极(30)的正上方实现上层硅结构和底层结构的键合;
(4)通过腐蚀工艺对硅结构进行释放,去除上层硅结构的镂空部分,生成圆柱型硅毛发体(2),将键合后的上下层结构安装在底层基座(7)上以实现基于隧道磁阻效应的MEMS微流速传感器的制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6553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