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控制测量领域的导线测量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65237.7 | 申请日: | 2019-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364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5 |
发明(设计)人: | 董伟东;马海志;王思锴;张伟;耿长良;邱同信;刘瑞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15/06 | 分类号: | G01C15/06;G01B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王涛;任默闻 |
地址: | 10010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控制 测量 领域 导线 测量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的应用于控制测量领域的导线测量方法及系统,通过在在前N个镜站点上分别设置镜站标志,并分别在其两侧进行测量,然后将每次测量N个镜站点中的第一个镜站点上的镜站标志放置到所述第N个的下一个镜站点上,进而每次分别在N个镜站点连线的两侧进行观测,在不改变地面导线点形式和布设位置的前提下,利用常规测量设备以与现有不同的观测方式组建新的控制网图形,通过该控制网图形经过平差得到的导线点平差坐标,精度比常规导线提高2~3倍,同时,这种新型导线外业观测比常规导线增强了灵活性,避免了在镜站点之间视线受阻时无法观测的情形发生,突破了在人员、车流密集地区及施工环境复杂条件下进行导线外业观测的效率瓶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测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控制测量领域的导线测量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导线是城市轨道交通、房屋建筑及市政等工程测量领域常用的控制测量形式,按布设形状常划分为附合导线、闭合导线和支导线三种形式。导线点一般设置成地面点形式。导线观测时常使用一台含三角架的全站仪和两套带三角架的觇牌及棱镜组,从导线一端起在连续三个或三个以上导线点上按“觇牌-全站仪-觇牌”空间布局同时架设三角架及相应设备按一定技术要求进行夹角、距离观测,并沿导线前进方向逐站向前推进(移站),直至完成所有测站观测。这种逐站测量模式导致每次移站后都要对地面导线点进行重新对中,受对点设备和操作人员能力限制,觇牌和全站仪的对中误差只能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很难再减小,更无法完全消除。有技术人员曾提出“三联脚架法”观测,虽然有效降低了对中误差,但对设备和人员操作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缺乏通用性。另外,三种形式的导线往往平差后点位精度较低且不均匀,尤其是支导线随导线的延长点位横向误差累积显著,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导线在精密工程控制测量方面的应用,甚至造成了许多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最后,许多市政工程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地面精密导线不可避免地穿越人车密集的城市道路或分布在其周边,外业观测往往因通视受阻造成作业效率急剧下降,长期找不到好的解决办法。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控制测量领域的导线测量方法,在不改变地面导线点形式和布设位置的前提下,利用常规测量设备以与现有不同的观测方式组建新的控制网图形,通过该控制网图形经过平差得到的导线点平差坐标,精度比常规导线提高2~3倍,同时,这种新型导线外业观测比常规导线增强了灵活性,避免了在镜站点之间视线受阻时无法观测的情形发生,突破了在人员、车流密集地区及施工环境复杂条件下进行导线外业观测的效率瓶颈。
第一方面实施例中,一种应用于控制测量领域的导线测量方法,包括:
设置多个镜站点,所述多个镜站点连成的折线形成所述导线;
在前N个镜站点上分别设置镜站标志;
执行迭代测量操作,通过测量仪对设置镜站标志的N个镜站点进行两侧观测并获得观测数据,然后将镜站标志的N个镜站点中的第一个镜站点上的镜站标志放置在该N个镜站点的最后一个镜站点相邻的下一个镜站点上形成变更的N个设置镜站标志的镜站点,通过测量仪对变更的设置镜站标志的N个镜站点进行两侧观测并获得观测数据,直至完成最后N个镜站点的两侧观测,N为大于等于3的正整数。
第二方面实施例中,一种应用于控制测量领域的导线测量系统,包括:
镜站点设置模块,设置多个镜站点,所述多个镜站点连成的折线形成所述导线;
镜站标志设置模块,在前N个镜站点上分别设置镜站标志;
迭代测量模块,执行迭代测量操作,通过测量仪对设置镜站标志的N个镜站点进行两侧观测并获得观测数据,然后将镜站标志的N个镜站点中的第一个镜站点上的镜站标志放置在该N个镜站点的最后一个镜站点相邻的下一个镜站点上形成变更的N个设置镜站标志的镜站点,通过测量仪对变更的设置镜站标志的N个镜站点进行两侧观测并获得观测数据,直至完成最后N个镜站点的两侧观测,N为大于等于3的正整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652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