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甲醛耐水洗阻燃织物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565152.9 | 申请日: | 2019-06-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728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 发明(设计)人: | 王玉忠;张爱泞;赵海波;胡再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 主分类号: | D06M11/56 | 分类号: | D06M11/56;D06M11/65;D06M13/00;D06M13/152;D06M13/188;D06M13/238;D06M15/00;D06M15/03;D06M15/564;D06M101/06;D06M101/10;D06M101/32;D06M101/3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贾晓燕 |
| 地址: | 610065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甲醛 耐水 阻燃 织物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甲醛耐水洗阻燃织物的制备方法,包括:(1)将织物置于天然多酚类化合物溶液中浸煮,烘干,得到天然多酚类化合物沉积后的织物;(2)将天然多酚类化合物沉积后的织物置于固定剂溶液中浸煮,然后用水冲洗,烘干,得到天然多酚类化合物固定后的织物;(3)将天然多酚类化合物固定后的织物置于金属盐溶液中浸煮,然后用水冲洗,烘干,得到无甲醛耐水洗阻燃织物。本发明提供的阻燃织物具有优异的耐水洗的阻燃性能,在多达100次模拟洗涤和100次摩擦测试之后,依旧表现出良好的阻燃性能,其氧指数能达到30%,在水平燃烧和垂直燃烧实验中可以自熄,且能较好地保持织物原有力学和亲水等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织物染整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无甲醛耐水洗阻燃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火灾严重威胁人们的财产及生命安全,居民住宅火灾相对多发,伤亡人数最多。居民住宅中一个共同特点是纺织品随处可见,包括服装、窗帘、地毯、床上用品、软垫家具等。纺织品的易燃性高,点燃后火焰蔓延快,致使火势控制不易,据统计世界上大约有50%的火灾源都是纺织品。因此,纺织品的阻燃研究对预防火灾发生和减少火灾中生命财产损失有重大意义。
自纺织工业阻燃技术发展以来,现有技术中开发了大量棉、涤及其混纺织物和合成纤维的阻燃技术。其中,相比于本质型阻燃工艺,后整理阻燃技术更容易实施,也是使用最广泛的赋予织物阻燃性能的方法。然而,后整理阻燃工艺生产的阻燃织物面临着不可忽视的耐水洗问题,即在经过多次洗涤之后,阻燃织物是否依然能够维持与其在不经洗涤的情况下相当的阻燃性能。
在现有技术中,以羟甲基作为活性基团的阻燃剂通过后整理的方法施加于织物表面,可使得阻燃织物在经过100次洗涤之后,能够仍然维持较好的阻燃性能。但是这类阻燃产品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通常伴随着释放有毒害甲醛。在环境安全受到越来越多重视的今天,人们开始寻找绿色环保的方法制备耐水洗的阻燃织物以替代以上产品,如从引入磷酸酯-膦酸酯低聚物结构、开发各种P、N、Si等协同阻燃剂、发展层层自组装、等离子体处理、紫外光引发接枝等新的处理技术等。然而,环保无甲醛的耐水洗阻燃整理至今仍是织物阻燃研究的难点和重点。
因此,以环境友好的方法制备低成本高效率的耐水洗阻燃织物研究对构建纺织品绿色阻燃整理体系和突破高品质阻燃纺织品的技术瓶颈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针对传统阻燃耐水洗织物的甲醛释放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环境友好无甲醛耐水洗的阻燃织物制备方法。该方法采用天然多酚物质作为原料,绿色环保,简单易行,不仅可以使得织物保持原来的吸湿等各种优良性能,而且赋予织物耐水洗的阻燃性能,即使在多达100次模拟洗涤之后,织物的阻燃效果依然十分明显,安全长效,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无甲醛耐水洗阻燃织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天然多酚类化合物的沉积:将织物置于天然多酚类化合物溶液中浸煮,烘干,得到天然多酚类化合物沉积后的织物;
步骤二、天然多酚类化合物的固定:将天然多酚类化合物沉积后的织物置于固定剂溶液中浸煮,然后用水冲洗,烘干,得到天然多酚类化合物固定后的织物;
步骤三、螯合金属离子:将天然多酚类化合物固定后的织物置于金属盐溶液中浸煮,然后用水冲洗,烘干,得到无甲醛耐水洗阻燃织物。
优选的是,所述天然多酚类化合物溶液为黄酮类、单宁类、酚酸类、花色苷类多酚化合物溶液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是,所述天然多酚类化合物溶液为包括儿茶素类溶液、茶黄素类溶液、鞣酸溶液、花青素及其多聚物溶液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6515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腈纶/聚酯混纺面料阻燃防水织物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锦纶织物镀银工艺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D06M 对纤维、纱、线、织物、羽毛或由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进行D06类内其他类目所不包括的处理
D06M11-00 用无机物或其配合物处理纤维、纱、线、织物或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和机械处理相结合的处理,如丝光
D06M11-01 .用氢、水或重水;用金属氢化物或其配合物;用硼烷、二硼烷、硅烷、二硅烷、膦、二膦、、二、胂、二胂或它们的配合物
D06M11-07 .用卤素;用氢卤酸或其盐,用氧化物或卤素的含氧酸或其盐
D06M11-32 .用氧、臭氧、臭氧化物、氧化物、氢氧化物或过化合物;从具有两性元素—氧键的阴离子衍生的盐
D06M11-51 .用硫、硒、碲、钋或其化合物
D06M11-58 .用氮或其化合物;如硝酸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