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非豆科作物中使用根瘤菌的种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64997.6 | 申请日: | 2019-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152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3 |
发明(设计)人: | 钞亚鹏;欧阳晶;荣东;余卫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新熙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2/22 | 分类号: | A01G22/22;A01G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刘静培 |
地址: | 234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根瘤菌 非豆科植物 非豆科作物 菌液 菌液接种 植物吸收 无机氮 幼苗 施用 种植 生长 释放 土壤 | ||
1.一种在非豆科作物中使用根瘤菌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根瘤菌培养:将根瘤菌接种到平板培养基上,在25-30℃条件下培养24-36h得到根瘤菌菌落,超净台内用无菌水冲洗菌落,得到平板菌体液;将平板菌体液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在温度为25-30℃条件下摇床上培养24-36h,得到液体发酵种子;将液体发酵种子接种入发酵培养基进行发酵培养,得到根瘤菌发酵液;将所述根瘤菌发酵液进行离心,得到菌体分散于PBS溶液中,制得根瘤菌菌液;
(2)非豆科植物幼苗培育:将非豆科植物的种子置于无菌培养皿中,培养催芽后移植于植物培养液中,于光照条件下培养至长出幼苗,移植至培养土中;
(3)将步骤(1)所述根瘤菌菌液接种于步骤(2)所得幼苗的根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非豆科作物中使用根瘤菌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平板培养基、液体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均为NA培养基,所述NA培养基的成分为蛋白胨8-12重量份、牛肉粉4-6重量份、氯化钠1-5重量份、水76-88重量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在非豆科作物中使用根瘤菌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培养基的成分还包括琼脂粉16-20重量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在非豆科作物中使用根瘤菌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A培养基的pH值为7.0-7.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在非豆科作物中使用根瘤菌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液体发酵种子的接种量为占培养基体积4-6%。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在非豆科作物中使用根瘤菌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进行所述发酵培养的条件为:在28-32℃条件下培养24-28h,搅拌速度为140-180r/min,通气量为40-5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非豆科作物中使用根瘤菌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光照条件为每天光照6-8h;所述植物营养液的pH为6.2-6.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非豆科作物中使用根瘤菌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植物营养液的组成为去离子水60-80重量份、硝酸铵10-20重量份、磷酸二氢钾10-20重量份、硝酸钾1-5重量份、硝酸钙1-5重量份、过磷酸钙1-5重量份、硫酸镁1-5份、助剂2-4重量份、滑石粉10-20重量份、萘乙酸0.5-1.5重量份。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在非豆科作物中使用根瘤菌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剂包括等质量量的硼酸、硫酸锰、硫酸锌、硫酸铜、钼酸铵、硫酸亚铁。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非豆科作物中使用根瘤菌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根瘤菌菌液处理幼苗时,每隔6-8天接种一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新熙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新熙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6499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稻绿色无公害种植工艺
- 下一篇:黄精种子低成本高效萌发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