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于清理的储层伤害用测试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64789.6 | 申请日: | 2019-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463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徐子凡;谷建伟;王成成;石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G01N23/046 | 分类号: | G01N23/0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8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岩心 样本 储层伤害 测试装置 金属滤网 转动杆 测试装置结构 计算机本体 排水管 测试机构 电液推杆 放置位置 工作效率 固定螺栓 挡板 安装板 抽液泵 抽液管 出水管 放置板 固定柱 过滤壳 过滤网 连接板 连接杆 引流管 支撑腿 支撑柱 注液管 储水 放入 拉杆 蓄液 取出 检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于清理的储层伤害用测试装置,包括放置板、支撑腿、放置壳、连接板、顶板、固定螺栓、金属滤网、支撑柱、排水管、注液管、电液推杆、安装板、抽液泵、过滤壳、拉杆、过滤网、储水壳、蓄液壳、出水管、抽液管、引流管、固定柱、计算机本体、转动杆、连接杆、CT本体、岩心样本和挡板。该种便于清理的储层伤害用测试装置结构简单、设计新颖,便于工作者将岩心样本放置在金属滤网表面,然后便于将放置后的岩心样本进行自动放入放置壳内,便于将实验后的岩心样本进行取出,提高工作者的工作效率,通过设置的测试机构的作用下,便于调节CT本体的放置位置,方便工作者通过转动杆操作CT本体对放置壳内的岩心样本进行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试装置,具体是一种便于清理的储层伤害用测试装置, 属于测试装置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储集层具有连通孔隙、允许油气在其中储存和渗滤的岩层。世界上已发 现的油气储量大多数来自沉积岩层,其中以砂岩和碳酸盐岩储集层最为重要, 裂缝性泥岩和煤层也可作为储集层;火成岩和变质岩储集层中也有工业性油 气发现;储层的储集能力是由储集层的岩石物理性质决定的,通常包括其孔 隙性、渗透性。
在储层伤害的测试装置使用时存在很多的问题,如现有一些测试装置不 便于将岩心样本进行放置以及使用后的拿出,增加实验的难度,同时降低实 验效率,且在检测过程后,放置壳内的杂质不便于工作者进行清洗,增加工 作者的清洗强度,同时清洗后的水中带有较多杂质,不便于清洗后水的处理, 影响使用。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便于清理的储层伤害用测试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便于清理的储层伤害 用测试装置。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便于清理的储层伤害用 测试装置,包括放置板、支撑腿、放置壳、清理过滤机构、注液机构以及测 试机构;其中所述放置板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且放置板顶部表面固定连 接有放置壳;
所述清理过滤机构包括排水管、过滤壳、过滤网、引流管以及储水壳, 且排水管与放置壳底部固定连通;所述排水管末端与过滤壳顶部左侧固定连 通,且过滤壳底部固定连接有储水壳;所述过滤壳内设有过滤网,且过滤壳 左侧螺纹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表面固定连接有拉杆;所述过滤壳一侧固定 连通有引流管,且引流管末端与储水壳内腔;所述储水壳一侧固定连通有出 水管,且储水壳一侧固定连接有蓄液壳;
所述注液机构包括蓄液壳、抽液管、抽液泵、岩心样本、金属滤网、支 撑柱以及电液推杆,且蓄液壳通过抽液管与固定连接在放置板顶部的抽液泵 固定连通;所述抽液泵通过注液管注入放置壳内,且放置壳顶部贴合有顶板; 所述顶板顶部表面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且顶板底部与电液推杆输出端固定 连接;所述放置壳底部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板,且安装板顶部表面安装有 电液推杆;所述顶板底部固定连接有与放置壳内壁滑动连接的连接板,且连 接板底部固定连接有金属滤网;所述金属滤网顶部放置有岩心样本,且金属滤网底部贴合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底端与放置壳底部内壁固定连接;
所述测试机构包括固定柱、计算机本体、转动杆、连接杆以及CT本体, 且固定柱固定连接在放置板左侧顶部;所述固定柱顶端固定连接有计算机本 体;所述固定柱右侧设有与放置板表面转动连接的转动杆,且转动杆顶端固 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底部固定连接有与计算机本体电性连接的CT本 体。
优选的,所述固定螺栓末端贯穿顶板与放置壳顶部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腿数目为四个,且支撑腿位于所述放置板底部四个拐 角位置处。
优选的,所述过滤网数目为若干个,且相邻过滤网之间紧密贴合。
优选的,所述拉杆末端贯穿挡板与过滤网固定连接,且过滤网与过滤壳 内腔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抽液管末端贯穿所述蓄液壳内腔连接至蓄液壳内腔底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647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