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污泥挤压和重金属处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64642.7 | 申请日: | 2019-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437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0 |
发明(设计)人: | 万玉山;翟娟;王安慰;韩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1/121 | 分类号: | C02F11/121;C02F11/00;C02F101/20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卢霞 |
地址: | 21316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滤液室 阴极盘 工作室 挤压 空气压力器 重金属处理 污泥挤压 阳极盘 滤布 滤孔 地脚 正极 无二次污染 负极 凹槽口处 技术要求 滤液排放 依次连接 运作周期 直流电源 进料斗 外侧壁 压力锤 污泥 底面 环周 均布 内壳 电源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污泥挤压和重金属处理装置,包括挤压工作室和滤液室,在挤压工作室的内侧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空气压力器和阴极盘,空气压力器底部依次连接压力锤和阳极盘,在挤压工作室的外侧壁上设有直流电源和进料斗,电源的正极和负极分别通过导线与阳极盘和阴极盘对应连接,在阴极盘上均布滤孔,在滤孔上设有滤布,阴极盘通过其底部的数个地脚与滤液室底面固定连接,在挤压工作室的内壳上环周设有数道凹槽,在凹槽口处设有滤布,凹槽的底部与滤液室相连通,在滤液室的下部设有滤液排放口。该装置的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对工作人员的技术要求低,污泥的处理效果好,运作周期短,无二次污染问题,适于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污泥挤压和重金属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剩余污泥是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的副产物,剩余污泥的含水量较高,且由于水分与污泥颗粒结合的特性,采用机械方法脱除水分具有一定的限制,污泥中的有机质含量、灰分比例、特别是絮凝剂的添加量对于最终含固率有着重要影响。一般来说,采用机械脱水可以获得20%~30%的含固率,含水率仍然较高,具有流体性质,其后处置难度和成本仍然较高。
污泥因具有易得性、营养性和廉价性等特点,常被用作土壤肥料等,但是污泥中含有一定量的重金属,重金属可能被释放到上覆水体中进而被生物体吸收,影响水生生物和人体健康,这一问题也限制了污泥的进一步资源化利用。生物淋滤法是去除污泥中重金属的较为有效的方法,但是硫杆菌增殖慢、生物淋滤滞留时间长等缺点限制了该种方法的大规模应用。中国专利ZL201610110706.2,公开了一种农用污泥的重金属去除装置,包括酸化池、氧化浓缩池、吸附混凝池和流砂滤池;酸化池设置有酸化池入口和酸化池出口,酸化池入口处设有污泥回流管,酸化池的上部设置有硫粉和表面活性剂添加与计量系统;氧化浓缩池包括混合室和浓缩室,混合室的中上部设置有铁粉和过氧化氢添加与计量系统,混合室的下部设置有混合室搅拌器;吸附混凝池包括吸附区、混凝区和沉淀区,吸附区的上部设置有集聚剂添加计量系统,混凝区的中上部设置有混凝剂添加计量系统,沉淀区的出口上部设有吸附混凝池溢水堰,沉淀区底部设计成锥形结构,在锥形结构底部设置有沉淀物排放阀;流砂滤池包括布水区、洗砂区和砂滤区。该发明公开的装置能有效去除污泥中的重金属,但该发明的设备结构较为复杂,设备占用场地大且处理时间较长。因此需要寻找一种新的处理污泥中重金属的装置和方法,利用更为简单的设备就能高效去除污泥中重金属的同时,用时短且易于大规模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通过提供一种简单的污泥挤压和重金属处理装置来高效解决污泥脱水和污泥中重金属的去除问题,该设备的制备成本低廉,运行处理周期短且无二次污染。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本发明公开一种污泥挤压和重金属处理装置,包括上方的挤压工作室和底部的滤液室,在挤压工作室的内侧顶部设有空气压力器,所述空气压力器包括高压充气泵和高压空气伸缩腔杆,在高压空气伸缩腔杆内设有复位弹簧,高压空气伸缩腔杆下端连接压力锤,在压力锤的下方固定连接阳极盘,在挤压工作室的内侧底部设有阴极盘,在挤压工作室的外侧壁上设有电源和进料斗,所述电源为直流电源且电源的正极通过导线与阳极盘连接、电源的负极通过导线与阴极盘连接,所述电源也与高压充气泵连接以提供动力,所述压力锤由硬塑料制成,所述阳极盘和阴极盘由金属材料制成,进料斗与挤压工作室的连通口设在压力锤的下方,在阴极盘上均布滤孔,在滤孔上设有滤布,所述阴极盘通过其底部的数个地脚与滤液室底面固定连接,所述挤压工作室和滤液室均由外壳和内壳两部分组成,外壳由金属材料制成,内壳由绝缘材料组成,在挤压工作室的内壳上环周设有数道沿挤压工作室的高度方向延伸的纵向的凹槽,在凹槽口处设有滤布,凹槽的底部与滤液室相连通,在滤液室的下部设有滤液排放口。
进一步地,所述压力锤的横截面形状与挤压工作室的内壳的内环形状相适应,阴极盘的横截面形状与压力锤的横截面形状相同。
进一步地,在进料斗与挤压工作室的相接口处设有推拉式移动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大学,未经常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646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