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菌混纺面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63930.0 | 申请日: | 2019-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70347B8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李双双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迪柯尼服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3/127 | 分类号: | D06M13/127;D06M13/00;D06M15/00;D06M13/152;D06M13/144;D06M13/207;D06M13/463;D03D15/00;D02G3/36;D01H4/02;D06M101/04;D06M101/40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邢江峰 |
地址: | 5108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菌 混纺 面料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抗菌混纺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面料编织:该混纺面料由经纬纱交织形成;以鱼腥草纤维、艾蒿纤维螺旋缠绕为芯丝,以竹炭纤维为外包层,采用涡流纺工艺纺织成一号竹炭纤维包芯纱,制成经线;以艾草纤维、菊花纤维螺旋缠绕为芯丝,以竹炭纤维为外包层,采用涡流纺工艺纺织成二号竹炭纤维包芯纱,制成纬线;将一号竹炭纤维包芯纱与二号竹炭纤维包芯纱进行混纺织成坯布;对坯布进行上油和上浆处理;
S2、退浆精炼处理:将S1中坯布放入家用滚筒洗衣机进行退浆精炼处理,具体条件如下:退浆浴pH值4-6,精炼剂:1-2g/L,浴比:1:(9-12),温度:70-90℃,时间:10-15min;
面料放入滚筒洗衣机中进行退浆精炼处理,可在处理过程中揉搓面料,保证面料的柔软舒适性,且可加大经纬纱之间间隙提高面料透气性,且处理后可将面料脱水甩干,为下一步浸泡处理进行准备;
S3、浸泡处理:将S2中处理后的面料放入超声波清洗机中进行浸泡处理,具体要求如下:超声波清洗机中加入防菌液10-20份、茶叶6-8份、石榴皮7-9份;超声波频率100-130KHz;温度控制在60-80℃;处理时间在20-30min;超声波清洗机中通过气管通入空气;在S2中脱水后的面料进行浸泡处理更有利于面料对防菌液的吸收,茶叶中含有儿茶素对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还具有抗病毒、杀真菌、解毒抗癌功能;石榴皮具有抗菌效果;在超声波的作用下茶叶被破碎析出含有儿茶素的汁液,且促进面料的吸收;
S4、封锁处理:将S3中处理后的面料卷制后放入高压蒸锅中进行密封高压蒸煮进行封锁处理,高压蒸锅底部放入酒糟,该高压蒸锅务必保证面料处理均匀,将S3处理后面料放在酒糟上方,将高压蒸锅密封,压力控制在100KPa-156KPa之间,温度在115-180℃,处理时间为15-25min;对酒糟进行高压蒸煮,可促使酒糟挥发出乙醇气体,而乙醇气体在高压蒸锅中对面料进行包裹,乙醇可有效将面料在S3中吸收的防菌液、茶叶析出液与石榴皮析出液中的成分封锁在面料中,保证面料做到长效保持防菌杀菌效果;同时,乙醇在高温作用下,可有效促进艾草纤维中甘草酸的分解,甘草酸可分解出甘草次酸甘草次酸还具有抗病毒感染的作用,对致癌性的病毒肝炎病毒,EB病毒及艾滋病毒的感染均有抑制作用;
S5、艾熏烘干处理:将S4中处理后的面料放入烘干机中进行烘干处理,烘干机内部加入艾草,处理30min;
所述鱼腥草纤维、艾蒿纤维、艾草纤维与菊花纤维单纤维长度为20-30mm,单纤维细度为20-30D;经纬纱外包层内部均各自包裹三条纱芯,结构与电缆结构一致,外包层与纱芯之间存有间隙,一方面增强面料的透气性,另一方面由于间隙的存在,在浸泡处理过程中更容易吸收液体提升面料防菌效果;
所述防菌液组成成分为癸酰基乙醛30-40份、甲基壬基酮月桂酸20-35份、乙酰胆碱15-25份、胆碱40-50份、芦荟素30-45份;
所述茶叶为使用后的废弃茶叶,所述茶叶为无果枸杞芽茶,无果枸杞芽茶儿茶素含量为普通绿茶的三倍;
所述高压蒸锅包括锅体(1)、用于使面料均匀蒸煮的卷制结构(2)和分隔板(3);所述卷制结构(2)包括一号收放单元(21)和二号收放单元(22);所述一号收放单元(21)固定连接于锅体(1)内部左侧侧壁下方;所述二号收放单元(22)固定连接于锅体(1)内部右侧侧壁上方;所述一号收放单元(21)与二号收放单元(22)结构相同;所述分隔板(3)位于一号收放单元(21)下方,所述分隔板(3)放置在锅体(1)侧壁的限位块上,分隔板(3)形状为阶梯形;所述一号收放单元(21)包括一号固定座(211)、一号支撑块(212)、一号收卷辊(213)和一号叶轮(214) ;两个所述一号固定座(211)固定安装在锅体(1)侧壁;所述一号支撑块(212)一端与一号固定座(211)铰接,且铰接处设有扭簧,一号支撑块(212)另一端与一号收卷辊(213)转动连接;所述一号叶轮(214)固定安装在一号收卷辊(213)两端转轴上;所述一号支撑块(212)下方固定连接有一号固定杆(215),一号固定杆(215)另一端与一号中间杆(216)的一端转动连接,一号中间杆(216)的另一端与一号活塞杆(217)的轴端转动连接;所述锅体(1)侧壁设有一号活塞腔(218) ,一号活塞腔(218)位于一号固定座(211)下方,所述一号活塞杆(217)活塞端滑动连接在一号活塞腔(218)中,所述分隔板(3)上设有一号通孔(4),一号通孔(4)位于一号叶轮(214)下方,所述一号通孔(4)下方安装有一号压力阀(5);所述分隔板(3)内部设有一号滑动槽(6),一号滑动槽(6)与一号通孔(4)连通,一号滑动槽(6)中设有一号滑动块(7) ,所述一号滑动槽(6)通过气管与一号活塞腔(218)连通;所述二号收放单元(22)包括二号固定座(221)、二号支撑块(222)、二号收卷辊(223)和二号叶轮(224) ;两个所述二号固定座(221)固定安装在锅体(1)侧壁;所述二号支撑块(222)一端与二号固定座(221)铰接,且铰接处设有扭簧,二号支撑块(222)另一端与二号收卷辊(223)转动连接;所述二号叶轮(224)固定安装在二号收卷辊(223)两端转轴上;所述二号支撑块(222)下方固定连接有二号固定杆(225),二号固定杆(225)另一端与二号中间杆(226)的一端转动连接,二号中间杆(226)的另一端与二号活塞杆(227)的轴端转动连接;所述锅体(1)侧壁设有二号活塞腔(228) ,二号活塞腔(228)位于二号固定座(221)下方,所述二号活塞杆(227)活塞端滑动连接在二号活塞腔(228)中,所述分隔板(3)上设有二号通孔(8),二号通孔(8)位于二号叶轮(224)下方,所述二号通孔(8)下方安装有二号压力阀(10);所述分隔板(3)内部设有二号滑动槽(11),二号滑动槽(11)与二号通孔(8)连通,二号滑动槽(11)中设有二号滑动块(12),所述二号滑动槽(11)通过气管与二号活塞腔(228)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混纺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菌液制作方法为取艾蒿、鱼腥草与芦荟,分别使用乙醇浸泡30min,乙醇量与所取艾蒿、鱼腥草与芦荟量一致,浸泡后的艾蒿、鱼腥草与芦荟连同乙醇放入破碎机中破碎,分别收集液体,再通过离心机离心最终得到三种液体,并将其混合得到所述防菌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迪柯尼服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迪柯尼服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6393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