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行车喂料匀料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63400.6 | 申请日: | 2019-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152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3 |
发明(设计)人: | 江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金仕达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39/012 | 分类号: | A01K39/012;A01K15/00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陈夏 |
地址: | 641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匀料器 下料 食槽 行车 喂料 设备技术领域 钢条 组件包括 采食量 外部 和匀 料器 相配 畜禽 | ||
本发明属于畜禽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行车喂料匀料器,包括匀料器组件,所述匀料器组件包括与外部食槽相配适的匀料器框架和匀料器调节件;所述匀料器框架由若干钢条组成;所述匀料器调节件位于匀料器框架的内侧,所述匀料器调节件的两端分别与匀料器框架的两端连接。本发明能够满足行车斗下料造成的下料不均,通过本发明,能够使外部食槽下料厚度保持一致,从而使鸡只采食量相同。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畜禽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行车喂料匀料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科技不断进步,畜禽养殖也逐步进入了自动化生产;稍有规模的养鸡场都几乎采用了先进的自动下料机,这种下料机代替工作人员完成了很多脏活、累活,在为养鸡场提供很好的养殖环境,且保证饲养质量的的条件下,有效的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还很好的提高了生产效率。
现有的行车喂料结构,因房建水平地面不平整,存在着一定的高度公差,造成行车支架、下料斗和采外部食槽三者之间间隙大小不一,容易造成饲料浪费,且下料厚度不均,从而使整舍鸡只采食量不一样,造成鸡只的体重和个头大小不一,导致鸡蛋的蛋品个头不一,变相增加了养殖成本。
所以,如何解决上述喂料结构的下料不均,保证下料均匀,鸡只采食量相同,成为了畜禽设备生产厂家急迫需要解决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后,就能够使鸡只群体个头一致,蛋品均匀,节约饲料成本,增加蛋品的卖相和售价。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行车喂料匀料器,能够满足行车斗下料造成的下料不均,通过本发明,能够使外部食槽下料厚度保持一致,从而使鸡只采食量相同。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行车喂料匀料器,包括匀料器组件,所述匀料器组件包括与外部食槽相配适的匀料器框架和匀料器调节件;所述匀料器框架由若干钢条组成;所述匀料器调节件位于匀料器框架的内侧,所述匀料器调节件的两端分别与匀料器框架的两端连接。
有益效果:当下料机单独工作,对外部食槽进行补充饲料时,会因为料斗口径的原因,使下料不均,导致鸡只采食量不同,从而造成鸡只个头不均,单品参差,那么,通过本发明,行车斗、外部食槽和匀料器之间会很好的配合,使每次下料都得到均匀分布,从而使鸡只采食量均等;在本发明中,匀料器框架和外部食槽的外形想匹配,可以很好的使饲料填满外部食槽,同时,匀料器能够很好的为饲料进行均匀分散;匀料器框架的底部框架能够在外部食槽内滑动,从而也使得饲料能够松软分布。
优选的,所述匀料器框架的两端均设有第一连接板;所述匀料器调节件的两端均设有弯折部,所述弯折部包括与第一连接板连接的第二连接板。
有益效果:在本发明中,匀料器调节件通过其第二连接板搭接在第一连接板上,并通过固定件连接,以此实现匀料器调节件和匀料器框架的配合。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板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二连接板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通过调节螺杆与第二螺纹孔连接。
有益效果:调节螺杆的设置能够使匀料器调节件得到调节,从而使下料量得到控制;当匀料器调节件位于匀料器框架的最底部时,下料量最小,鸡只采食量较少;当匀料器调节件位于匀料器框架的上部上,下料量由匀料器调节件得到的上升距离,得到不同的下料量,此时的下料量和匀料器调节件位于匀料器框架的最底部时的下料量相比,成上升趋势,能够最大下料量能够填满外部食槽;由于匀料器调节件的底部未封闭,饲料均从匀料器调节件的底部漏出,当下料量较大时,匀料器调节件的短侧壁能够对饲料进行围栏,保证饲料不会漏出外部食槽,从而确保饲料不会受到浪费。
优选的,所述匀料器组件还包括分别设置于匀料器框架两端的拖动件;匀料器框架两端的拖动件均设有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三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与匀料器框架的两侧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板设有用于方便拖动匀料器的拖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金仕达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金仕达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634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