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温中压减温减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63144.0 | 申请日: | 2019-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107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戴旭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G5/12 | 分类号: | F22G5/1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龙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3206 | 代理人: | 高媛 |
地址: | 224011 江苏省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温中压减温 减压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温中压减温减压装置,包括管体、减压组件、减温组件和安全组件,所述管体上从左至右分别安装有减压组件、减温组件、安全组件和压力表,且安全组件上连接有导流管,所述管体的顶部边缘处固定有回收箱,且回收箱内安装有回收管,所述回收管的一端与导流管贯通连接,所述管体的中部开设有安装槽,且安装槽位于减压组件和减温组件之间,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导流片,所述导流片的外侧位于安装座内,所述安装槽的顶部设置有固定块。该中温中压减温减压装置,可以对多余排泄的水蒸气进行冷凝收集,节约水资源,同时可以对管道内的蒸气进行导流,配合减温组件的使用,提高其减温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温中压减温减压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中温中压减温减压装置。
背景技术
中温中压减温减压装置是作用于锅炉中,是把用户提供的蒸汽参数降到用户需要合适的温度和压力,以满足用户的要求,并且能够充分节约热能,合理使用热能,现有中温中压减温减压装置的使用存在以下问题:
1.现有中温中压减温减压装置,在对蒸气进行减温减压时,安全组件的使用,将多余的蒸气直接排放,没有对其进行回收利用,浪费资源;
2.现有中温中压减温减压装置,在通过减温组件对蒸气进行减温时,不方便对蒸气进行导流,导致减温水与蒸气接触面少,减温效果不好。
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中温中压减温减压装置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温中压减温减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现有中温中压减温减压装置,排放的蒸气不方便回收利用,同时缺乏蒸气减温导流装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温中压减温减压装置,包括管体、减压组件、减温组件和安全组件,所述管体上从左至右分别安装有减压组件、减温组件、安全组件和压力表,且安全组件上连接有导流管,所述管体的顶部边缘处固定有回收箱,且回收箱内安装有回收管,所述回收管的一端与导流管贯通连接,且回收管的内壁上固定有冷凝片,所述管体的中部开设有安装槽,且安装槽位于减压组件和减温组件之间,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导流片,且导流片内预留有导流孔,所述导流片的外侧位于安装座内,且安装座固定与管体的内壁上,所述安装槽的顶部设置有固定块。
优选的,所述冷凝片等间距分布于回收管内,且回收管呈螺旋状结构分布于回收箱内。
优选的,所述导流孔等间距分布于导流片上,且导流孔的截面为梯形结构设计。
优选的,所述导流片与安装座的内侧之间相互卡合,且安装座的边侧设置有倾斜角度。
优选的,所述固定块设计为“凸”字型结构,且固定块的顶部为弧形结构设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中温中压减温减压装置;
1.通过设置等间距分布于回收管内的冷凝片,同时回收管呈螺旋状结构分布于回收箱内,使得由安全组件排出的蒸气通过导流管进入回收管内时,蒸气与冷凝片接触并凝结成水珠,螺旋状结构的回收管增加与蒸气的接触面积,对蒸气进行回收利用,节约资源;
2.通过设置梯形结构设计的导流孔等间距分布于导流片上,同时导流片与安装座的内侧之间相互卡合,方便通过导流片和导流孔对蒸气进行分流,配合减温组件的使用,提高其减温效率,同时固定块的设置,方便保持管体的密封,同时方便导流片的拆卸拆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回收箱侧剖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图1中A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导流片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导流片俯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631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