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生昆虫采集用辅佐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63135.1 | 申请日: | 2019-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690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4 |
发明(设计)人: | 曹进军;王颖;李卫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M1/10 | 分类号: | A01M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艾皮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777 | 代理人: | 杨克 |
地址: | 453000 河南省新***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生昆虫 采集 漏斗状进口 固定杆 浮球 两层 进口 诱捕 安装距离 采集装置 外部安装 箱体内部 转动连接 上端 可调节 底盖 隔网 罩体 配合 水面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生昆虫采集用辅佐装置,属于采集装置技术领域,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端四周固定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外部安装有浮球,所述箱体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隔网和第一进口,所述第一隔网上开设有第二进口和与第一进口相配合的第一凹槽,所述箱体底部安装有与其转动连接的底盖;本发明通过带有两层漏斗状进口的箱体对水中的水生昆虫进行诱捕采集,采集效率高,大大降低了进入内部的水生昆虫逃脱的可能,同时在箱体上方安装距离可调节的罩体对水面的水生昆虫进行采集,两层漏斗状进口设计避免了进入内部的水生昆虫逃离,配合可增加的浮球对箱体的采集深度进行控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采集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采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水生昆虫采集用辅佐装置。
背景技术
水生昆虫是经济鱼类的食料之一,幼虫可应用于水质监测。水生昆虫化石对恢复远古时代水生环境有着重要意义。水生昆虫主要分为生活在水上的有翅类和水中的无翅类,水下的无翅类包括浮游类水生昆虫,能在水面自由悬浮、游泳与漂浮。随着人们对水生昆虫越来越关注,对其研究也日益深入,在研究前需要先对其进行采集。
目前的水生昆虫采集装置较少,部分供电的采集装置在野外长时间使用并不实用,普通的采集水网在水生昆虫进入后容易逃脱,采集效率低,需进行多次采集,时间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生昆虫采集用辅佐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生昆虫采集用辅佐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端四周固定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外部安装有浮球,所述箱体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隔网和第一进口,所述第一隔网上开设有第二进口和与第一进口相配合的第一凹槽,所述箱体底部安装有与其转动连接的底盖。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杆远离箱体一端设有螺纹,所述固定杆上安装有与其螺纹连接的螺帽。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杆上固定安装有连接绳。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第一进口内安装有滤网。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箱体上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端固定安装有罩体,所述罩体上端安装有上盖,所述罩体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三进口,所述罩体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隔网,所述第二隔网上开设有第四进口和与第三进口相配合的第二凹槽。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杆为柔性金属杆。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浮球内开设有与固定杆相配合的螺纹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带有两层漏斗状进口的箱体对水中的水生昆虫进行诱捕采集,采集效率高,大大降低了进入内部的水生昆虫逃脱的可能,同时在箱体上方安装距离可调节的罩体对水面的水生昆虫进行采集,两层漏斗状进口设计避免了进入内部的水生昆虫逃离,配合可增加的浮球对箱体的采集深度进行控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采集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水生昆虫采集用辅佐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水生昆虫采集用辅佐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水生昆虫采集用辅佐装置的另一种主视图;
图4为水生昆虫采集用辅佐装置中浮球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固定杆、3-浮球、4-第一隔网、5-第一进口、6-第二进口、7-第一凹槽、8-滤网、9-连接绳、10-螺帽、11-底盖、12-连接杆、13-罩体、14-上盖、15-第三进口、16-第二隔网、17-第四进口、18-第二凹槽、19-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学院,未经河南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631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较低逃逸率的诱虫灯
- 下一篇:蔬菜栽培用高度可调双向打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