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钢筋混凝土托梁原位保护管线的方法及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563103.1 | 申请日: | 2019-06-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444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 发明(设计)人: | 陈梦鸥;刘小敏;刘唱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可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599 | 代理人: | 丘杰昌 |
| 地址: | 518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原位保护 钢筋混凝土托梁 支撑立柱 托梁 浇注 防滚动 支墩 地下连续墙 基坑支护桩 钢筋焊接 施工成本 支撑保护 钢筋笼 绑扎 成孔 箍筋 支撑 主筋 吊装 浇筑 开挖 稳固 节约 施工 恢复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钢筋混凝土托梁原位保护管线的方法及结构,保护过程为:一,施工地下连续墙或基坑支护桩;二,支撑立柱成孔;三,吊装钢筋笼并浇筑支撑立柱;四,开挖土方至拟保护管线底部;五,将托梁的钢筋焊接在支撑立柱上;六,绑扎托梁主筋与箍筋;七,设置防滚动支墩,浇注托梁;八,完成浇注,恢复路面。采用钢筋混凝土托梁原位保护管线的方法对管线进行原位保护。过程简单易操作,节约了工期,减少了施工成本,使保护更加简洁到位。采用钢筋混凝土托梁原位保护管线的结构为利用托梁与防滚动支墩结合,再通过支撑立柱进行支撑浇注。结构简单、支撑稳固、支撑保护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护管线的方法及结构,尤其是一种采用钢筋混凝土托梁原位保护管线的方法及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城市用地越来越紧张,很多城市道路下方也要进行地下空间开发,此时就面临着既有管线的拆迁或原地保护问题。目前对管线保护采用的常规方法是对管线进行改迁,但改迁存在审批时间长、工程造价增加、工期延长等问题。在有限增加工程造价且尽量节约工期的需求下,对基坑开挖范围内的管线进行原地保护是目前存在的一项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开挖基坑,并利用支撑立柱与托梁焊接并浇注成型来原位保护管线的方法,以及原位保护管线的结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采用钢筋混凝土托梁原位保护管线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施工地下连续墙或基坑支护桩;
步骤二:支撑立柱成孔;
步骤三:吊装钢筋笼并浇筑支撑立柱;
步骤四:开挖土方至拟保护管线底部;
步骤五:将托梁的钢筋焊接在支撑立柱上;
步骤六:绑扎托梁主筋与箍筋;
步骤七:设置防滚动支墩,浇注托梁;
步骤八:完成浇注,恢复路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步骤二的支撑立柱孔为多个,分别成对位于原位保护管线的两侧,所述钢筋笼在吊装之前先将连接结构焊接在钢筋笼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四的土方开挖完成后沿垂直于原位保护管线走向的方向人工开挖基槽,基槽挖开后将三角铁焊接在支撑立柱的连接结构上,并将凹形托盘与三角铁和支撑立柱分别焊接牢固。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六的过程为:先将加工好的托梁端部附加钢筋卡住支撑立柱,再将卡接定位好的附加钢筋捆绑在托梁的主筋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附加钢筋绑扎完成后将设置在保护管线两侧的防滚动支墩的钢筋焊接在托梁的主筋上,所述所述防滚动支墩钢筋焊接完成后将预先在托梁钢筋四周设置的模板封闭。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七在浇注托梁的同时浇注防滚动支墩。
以及一种采用钢筋混凝土托梁原位保护管线的结构,包括支撑立柱、托梁、连接件以及防滚动支墩,所述混托梁位于原位保护管线的底部,与原位保护管线间隙配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支撑立柱具有多组,每组包含两个,多组支撑立柱均匀地设置在原位保护管线的两侧边。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托梁包括托梁钢筋和混凝土托梁,所述托梁通过托梁内部的托梁钢筋焊接在连接件上,所述连接件焊接在支撑立柱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滚动支墩包括支墩钢筋和混凝土支撑台,所述支墩钢筋对应保护线管的两侧边焊接于托梁钢筋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631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