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投屏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562567.0 | 申请日: | 2019-06-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106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8 |
| 发明(设计)人: | 王泽青;周勇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芋头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10L15/22 | 分类号: | G10L15/22;G10L15/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9 | 代理人: | 李飞;寿宁 |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屏幕 语音处理 语音数据 云端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电子设备 终端 控制指令发送 语音数据发送 接收用户 控制指令 内容发送 通信连接 显示内容 解析 | ||
1.一种投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屏方法应用于终端;所述终端分别与云端、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通信连接;所述投屏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的语音数据;
将所述用户的语音数据发送至所述云端,进行语音处理;
接收所述云端对所述用户的语音数据的语音处理结果;其中,所述语音处理结果包括所述语音数据的第一关键字;
对所述第一关键字进行解析,得到第一控制指令;
将所述第一控制指令发送至所述第一屏幕,以操作控制所述第一屏幕的显示内容,形成待投屏内容,并将所述待投屏内容发送至所述终端;
当接收到所述待投屏内容时,将所述待投屏内容投屏至所述第二屏幕,得到投屏内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用户的语音数据的步骤,具体包括:
通过远场麦克阵列接收用户的语音信号;
通过所述远场麦克阵列将所述用户的语音信号转换为所述用户的语音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云端对所述用户的语音数据的所述语音处理结果通过自动语音识别方法和自然语言处理方法得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屏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收所述云端对所述用户的语音数据的语音处理结果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语音处理结果,生成第二控制指令;
将所述第一控制指令发送至所述第一屏幕,以操作控制所述第一屏幕的显示内容,形成待投屏内容,并将所述待投屏内容发送至所述终端的步骤,具体包括:
将所述第一控制指令和所述第二控制指令发送至所述第一屏幕,以操作控制所述第一屏幕的所述显示内容,形成所述待投屏内容,并将所述待投屏内容发送至所述终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屏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一控制指令发送至所述第一屏幕,以操作控制所述第一屏幕的显示内容,形成待投屏内容,并将所述待投屏内容发送至所述终端,具体包括:
通过USB协议,模拟为HID人机接口设备,以与所述第一屏幕通信连接;
作为所述HID设备,将所述第一控制指令发送至所述第一屏幕,以操作控制所述第一屏幕的所述显示内容,形成所述待投屏内容,并将所述待投屏内容发送至所述终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投屏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一控制指令和所述第二控制指令发送至所述第一屏幕,以操作控制所述第一屏幕的所述显示内容,形成所述待投屏内容,并将所述待投屏内容发送至所述终端的步骤,具体包括:
通过USB协议,模拟为HID人机接口设备,以与所述第一屏幕通信连接;
作为所述HID设备,将所述第一控制指令和所述第二控制指令发送至所述第一屏幕,以操作控制所述第一屏幕的所述显示内容,形成所述待投屏内容,并将所述待投屏内容发送至所述终端。
7.一种投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屏装置应用于终端;所述终端分别与云端、第一屏幕和第二屏幕通信连接;所述投屏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的语音数据;
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用户的语音数据发送至所述云端,进行语音处理;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云端对所述用户的语音数据的语音处理结果;其中,所述语音处理结果包括所述语音数据的第一关键字;
解析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关键字进行解析,得到第一控制指令;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控制指令发送至所述第一屏幕,以操作控制所述第一屏幕的显示内容,形成待投屏内容,并将所述待投屏内容发送至所述终端;
投屏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待投屏内容的情况下,将所述待投屏内容投屏至所述第二屏幕,得到投屏内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投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收模块具体用于:
通过远场麦克阵列接收用户的语音信号;
通过所述远场麦克阵列将所述用户的语音信号转换为所述用户的语音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芋头科技(杭州)有限公司,未经芋头科技(杭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6256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