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辆减振器、车辆悬架结构及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61675.6 | 申请日: | 2019-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456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王瑞林;方彦腾;周飘儿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9/06 | 分类号: | F16F9/06;F16F9/34;B60G17/08;B60G13/08;B60G21/055;B62D7/18;B62D7/20;B60G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众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5 | 代理人: | 吴英铭 |
地址: | 510030 广东省广州市越***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减振器 悬架 结构 | ||
本发明适用于车辆结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车辆减振器、车辆悬架结构及车辆。车辆减振器包括筒体、阻尼阀、活塞杆和车辆姿态控制阀,车辆姿态控制阀设置于筒体内,所述车辆姿态控制阀具有连通于所述车辆姿态控制阀两侧的连通通道,所述车辆姿态控制阀内设置有于车辆在设定方向的加速度大于设定值时移动并部分或完全封挡所述连通通道的控制件,所述车辆姿态控制阀内还设置有复位件。车辆悬架结构及车辆具有上述的一种车辆减振器。车辆悬架结构,可以避免车辆产生不期望的俯仰与侧倾运动,提高车身控制能力,驾驶品质较佳,且结构简单可靠,无需复杂的液压及电子控制系统,应用成本低、故障率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辆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减振器、车辆悬架结构及车辆。
背景技术
当车辆制动时,载荷向前轴转移,前轮被压向车身,前轮处悬架结构中减振器受压,后轮被拉离车身,后轮处悬架结构中减振器受拉,车身产生点头角;当车辆加速时,载荷向后轴转移,后轮被压向车身,前轮被拉离车身,车身产生抬起角;点头角和抬起角称为车身的俯仰运动。当车辆转弯时,载荷向外侧车轮转移,外侧轮被压向车身,外侧轮处悬架结构中减振器受压,内侧车轮被拉离车身,内侧轮处悬架结构中减振器受拉,车身产生侧倾角,称为侧倾运动。为保证舒适性,车轮与车身之间相对垂向运动的刚度较低,这就导致车身产生不期望的俯仰与侧倾运动。
为了消除侧倾运动,车辆一般都装有稳定杆,其作用是将左右两侧的车轮连接在一起,通过稳定杆缩小左右车轮在侧倾时的相对运动(外侧压缩,内侧拉伸),从而达到控制车身侧倾的作用。但装有稳定杆的悬架单侧经过路面凸起时,车轮与车身之间垂向运动的刚度明显增加,这不利于平顺性。
车辆俯仰运动较难控制,一般通过限制车轮与车身之间的运动行程实现,但这也不利于平顺性,也有小部分车辆为了消除俯仰运动,增加了复杂的液压或是电子控制系统,成本高,故障率也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了一种车辆减振器、车辆悬架结构及车辆,其可以避免车辆产生不期望的俯仰与侧倾运动,提高车身控制能力,无需复杂的液压及电子控制系统,应用成本低、故障率低。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辆减振器,包括筒体、阻尼阀和活塞杆,所述阻尼阀设置于所述筒体内,所述活塞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阻尼阀,所述活塞杆的另一端伸出于所述筒体的一端,所述筒体内设置有减震介质,所述阻尼阀设置有用于供所述减震介质流过的阻尼孔;
所述车辆减振器还包括车辆姿态控制阀,所述车辆姿态控制阀设置于所述筒体内,所述车辆姿态控制阀具有连通于所述车辆姿态控制阀两侧的连通通道,所述车辆姿态控制阀内设置有于车辆在设定方向的加速度大于设定值时移动并部分或完全封挡所述连通通道的控制件,所述车辆姿态控制阀内还设置有用于在设定方向的加速度消除时使所述控制件复位的复位件。
可选地,所述车辆姿态控制阀包括具有阀腔的阀体,所述阀体的外周与所述筒体的内壁相贴,所述阀体的一面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阀体的另一面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均连通于所述阀腔并形成所述连通通道,所述控制件设置于所述阀腔内,所述复位件分别设置于所述控制件相对的两侧且抵顶于所述控制件。
可选地,所述阀腔内螺纹连接有或固定卡设有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同轴相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限位件具有第一流道孔,所述第二限位件具有第二流道孔,所述控制件设置于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之间,且所述控制件在复位状态下与所述阀腔具有间隙,所述复位件包括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弹簧抵于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控制件的一侧,所述第二弹簧抵于所述第二限位件和所述控制件的另一侧。
可选地,所述控制件呈球状,或者,所述控制件呈柱状且两端设置为球面。
可选地,所述阀体呈圆盘状,所述阀腔沿所述阀体的径向贯通设置,所述阀体的外周套设有用于封堵所述阀腔端部的密封圆环,或者,所述阀腔的两端设置有用于封堵所述阀腔端部的堵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616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池模组及汽车
- 下一篇:一种功率模块及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