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斜拉桥非结构化监测数据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61286.3 | 申请日: | 2019-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813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1 |
发明(设计)人: | 陈宇轩;何显银;宋杰;董梅;胡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鲁尔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56 | 分类号: | G06F16/56;G06F16/583;G06N3/04;G06N3/08 |
代理公司: | 33109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州市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非结构化 评价模型 桥梁检测 特征向量 文本数据 词向量 非结构化数据 计算能力要求 监测数据处理 神经网络算法 提取图像数据 实质性效果 处理流程 基于机器 模型生成 算法训练 随机森林 图像数据 原始数据 斜拉桥 准确率 拼接 分析 学习 图片 | ||
1.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斜拉桥非结构化监测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从原始数据中提取图像数据及所需文本数据;
S2:对文本数据采用Word2Vec模型生成词向量,对图像数据采用神经网络算法生成图片的特征向量;
S3:将词向量及特征向量拼接,通过随机森林算法训练,得到评分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斜拉桥非结构化监测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文本数据的提取过程包括:采用正则化方法并对原始数据进行匹配,提取出所需的文本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斜拉桥非结构化监测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词向量的生成过程包括:利用one-hot编码将单词对转化为数字的形式;定义只有一个隐含层的神经网络结构;定义损失函数;选择合适的优化器;迭代训练;储存训练好的网络,得到词向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斜拉桥非结构化监测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特征向量的生成过程包括:输入层数据去均值,归一化处理;卷积层特征提取,卷积共享,降低噪声;降采样层利用局部相关性减少计算量;全连接层利用softmax激励函数,获得激活值;计算损失函数;误差向后传播,调整各层权重;获得训练好的模型,得到特征向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斜拉桥非结构化监测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的随机森林算法为ID3.0型决策树算法,包括:准备好拼接完成的向量样本数据集;计算各个特征划分后的熵增大小;选择最大熵增的特征对样本数据集进行划分,得到划分后的数据;在剩下的特征里选择熵增最大的特征,迭代划分,直至样本集被完全分类;建立多个决策树共同决策;存储训练好的模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斜拉桥非结构化监测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的原始数据为桥梁检测报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鲁尔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鲁尔物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6128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